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6: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3:31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时期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阶段,处于二叠纪(Permian)和侏罗纪(Jurassic)之间。该时期的显著标志是两次灭绝事件。尽管三叠纪的岩石特征明显且清晰,其精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误差范围在正负数百万年。
三叠纪的名称由1834年的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提出,他将中欧广泛分布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这些岩石层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之间,呈现红色。今天,三叠纪已被细分为更多亚层。
三叠纪的红色沙岩标志显示当时的气候较为温暖干燥,没有冰川迹象。一般认为,两极当时没有陆地或覆冰。由于地球上仅有一个*,当时的海岸线比现今要短,因此遗留下来的近海沉积物较少,仅在西欧较为丰富。因此,三叠纪的分层主要依靠暗礁地带的生物化石。
三叠纪开始时,生物多样性迅速发展。六放珊瑚亚纲在这一时期出现,第一批被子植物和最早的飞行脊椎动物(翼龙)也可能在这时期诞生。这一时期生物的多样性反映了其生态系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