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8: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0:11
1925年,清华大学设立大学,其普通科设置了国文系列课程,朱自清等知名教授在此授课。同时,国学研究院(通称“国学研究院”)成立,旨在培养以著述为终身事业的国学研究者,研究领域涵盖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以及西方汉学。研究院的教员阵容包括吴宓主任,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教授,讲师李济以及助教如梁廷灿等。1927年,梁启超因病离开,王国维不幸离世,研究院失去两大支柱。1929年,国学研究院宣布结束,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培养出如王力、刘盼燧等杰出人才,其学术范式深远影响后世。
1926年,清华大学增设国文系,后改为中国文学系。早期由吴宓担任系主任,随后杨振声接任。1930年,朱自清接任中国文学系主任,该系汇集了朱自清、杨树达等教授,以及闻一多、刘文典等专任讲师。至1937年,中文系已培养多届毕业生,课程建设与研究逐渐深入。
1931年,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成立了文科研究所中国文学部,进一步深化研究课程。抗战期间,中文系教学目标调整,强调新旧文学的融合和中外文学的结合,培养新文学作家和研究者。1941年,朱自清与浦江清等人创办《国文月刊》,学术氛围浓厚。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文系教师阵容有所变动,朱自清病逝后,李广田接任系主任。1948年,院系调整后,中文系并入北京大学,清华中文系教师在新环境中继续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持续进行。
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清华中文系并入北京大学,师资力量进行了重组。1985年,清华大学恢复建立中文系,课程内容进一步发展,旨在培养科技编辑和新闻人才,同时成立了汉学研究所,推动国际汉学研究。
中文系创建于 1926年,先后在中文系执教的有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俞平伯、浦江清、王力、杨树达、陈梦家、张清常、沈从文、王瑶等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主持系务长达十六年之久,实行“古今贯通、中外融汇”的教学方针。在研究方面,强调兼取“京派”与“海派”之长,既重视微观的谨严又具有宏观上的开阔,具有全国性影响。 1952年院系调整,中文系中断。1985年中文系复建,继承并发展会通式教育传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0:15
1925年,清华大学设立大学,其普通科设置了国文系列课程,朱自清等知名教授在此授课。同时,国学研究院(通称“国学研究院”)成立,旨在培养以著述为终身事业的国学研究者,研究领域涵盖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以及西方汉学。研究院的教员阵容包括吴宓主任,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教授,讲师李济以及助教如梁廷灿等。1927年,梁启超因病离开,王国维不幸离世,研究院失去两大支柱。1929年,国学研究院宣布结束,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培养出如王力、刘盼燧等杰出人才,其学术范式深远影响后世。
1926年,清华大学增设国文系,后改为中国文学系。早期由吴宓担任系主任,随后杨振声接任。1930年,朱自清接任中国文学系主任,该系汇集了朱自清、杨树达等教授,以及闻一多、刘文典等专任讲师。至1937年,中文系已培养多届毕业生,课程建设与研究逐渐深入。
1931年,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成立了文科研究所中国文学部,进一步深化研究课程。抗战期间,中文系教学目标调整,强调新旧文学的融合和中外文学的结合,培养新文学作家和研究者。1941年,朱自清与浦江清等人创办《国文月刊》,学术氛围浓厚。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文系教师阵容有所变动,朱自清病逝后,李广田接任系主任。1948年,院系调整后,中文系并入北京大学,清华中文系教师在新环境中继续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持续进行。
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清华中文系并入北京大学,师资力量进行了重组。1985年,清华大学恢复建立中文系,课程内容进一步发展,旨在培养科技编辑和新闻人才,同时成立了汉学研究所,推动国际汉学研究。
中文系创建于 1926年,先后在中文系执教的有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俞平伯、浦江清、王力、杨树达、陈梦家、张清常、沈从文、王瑶等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主持系务长达十六年之久,实行“古今贯通、中外融汇”的教学方针。在研究方面,强调兼取“京派”与“海派”之长,既重视微观的谨严又具有宏观上的开阔,具有全国性影响。 1952年院系调整,中文系中断。1985年中文系复建,继承并发展会通式教育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