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中国哲学十九讲(圆教、表达圆教的模式、圆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6: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8:19
中国哲学中,佛教的判教传统对不同教义体系进行评判,尤其天台宗从圆教角度审视。圆教并非教义的完备,空宗和有宗虽严密,但非圆教之义。圆教的“圆”意指般若的通透无碍和华严宗的*无尽,其中后者强调世界是现实的无限,而非逻辑的设定,这是圆教与般若平等论的区分。
在表达圆教的模式上,佛教倾向于非分别说,与西方哲学的定义优先不同。例如,梁漱溟认为中国理性从仁出发,佛教如来藏等概念体现理性的清明,超越了西方逻辑分析。中国哲学如庄子的寓言式讨论,避开直接定义,佛教空宗的般若非分别说在中国得到发扬,通过消除概念执着实现融通。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理念,强调般若智慧的积极运用,认为所有行为皆可体现佛法,体现了圆教的圆融无碍。至于圆善,佛教中的最高境界与康德的德福一致概念有所关联。佛教通过禅宗的佛性论,将圆善从遥不可及的境界,转化为人人皆可达成的当下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