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2: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5:35
本文将详细探讨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问题,从西方美学的传入到中国美学本体论的提出,再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元探索,揭示了中国美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和核心议题。本文将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多个重要领域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美学转型、情感本体论、生命本体论、社会功利本体论、自然典型本体论、美的本质的论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论战、实践本体论以及多种美学本体论,最后通过境界本体论来总结并反思中国美学的实践美学体系。
第一章 美学的转型
本文首先将深入探讨20世纪中国美学的转型,以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美学、王国维的“生命意志”论美学、蔡元培的“人生价值”论美学为起点,分析了这一时期美学思想的转变。这些思想家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反思与创新,为后续美学发展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情感本体论
随后,本文将集中探讨情感在美学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吕潋的“美的态度”说、范寿康的“感情移入”说以及朱光潜的“情趣的意象化”说,揭示情感如何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维度。这些观点强调了情感在审美经验中的决定性作用,丰富了美学理论的内涵。
第三章 生命本体论
接着,本文将深入分析生命在美学中的本体地位,通过鲁迅(前期)的“进步的生命”说、宗白华的“生命的形式”说以及张竞生的“生命的扩张”说,探讨生命如何成为美学思考的中心。这些观点强调了生命在美学中的动态性和创造性,为美学提供了生命论的视角。
第四章 社会功利本体论
进一步地,本文将探讨社会功利在美学中的作用,通过鲁迅(后期)的“功利先于审美”说、陈望道的“意趣随经济”说以及周扬的“美为历史的产物说”,分析了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美学观念。这些观点揭示了美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五章 自然典型本体论
最后,本文将关注自然与典型在美学中的本体地位,通过蔡仪的“美是典型”说、冯友兰的“本然样子”说,探讨自然与典型如何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些观点强调了自然与典型在美学中的基础性作用,丰富了美学的自然主义视角。
本文将通过多个章节的深入分析,全面揭示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的演变和发展,为理解中国美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本书是由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望衡编著而成,2007年4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探讨分析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