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3: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1:51
自19世纪以来,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经历了丰富的演变,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的理论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进化论的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从简单到复杂,由单质到异质发展。斯宾塞和泰勒等人认为文化进化受自然环境影响,哈登和利佩特则强调文化发展是向高级文明的历程。L.A.怀特的工艺决定论提出工艺是文化进化基础,其他因素则相对次要。
其次,传播论文化社会学关注文化的社会传播,如德国文化圈派、英国传播学派等研究文化传播的单一性和一次性。符号互动论者如米德和莫里斯认为,文化是象征符号,文化传播是个人互动的结果,更侧重于社会功能的研究。
功能论文化社会学强调社会功能对文化产生的影响,迪尔凯姆和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维护社会规范的价值工具。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而结构主义的兴起则转向研究文化动态和变化。
心理论的文化社会学通过人类心理解释文化现象,早期的巴斯蒂安和泰勒用“原始观念”和“原始信仰”来解析文化起源,而弗洛伊德主义如罗海姆·盖佐的观点则深入到性欲层面。民族心理学派如米德则从个人心理研究民族文化特性。
文化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名称,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P.巴尔特在《社会学的历史哲学》(1897)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H.斯宾塞只说到了“自然时代的社会学”,而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文化时代的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有两个来源:德国和法国的社会学;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由于来源不同,涵义也不一样。主要有作为新的综合社会学和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两种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