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23: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5:27
2012年,高邮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3亿元,增长11.3%;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10.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7亿元,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242.5亿元,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增长15%。高邮连续六年获“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并成功获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
高邮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自2011年以来,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91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104个。竣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8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58个。2013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建设“1152”工程,即新开工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60个以上,当年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同时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6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工业经济方面,2011年高邮全部工业产值达1310亿元,工业经济发展较快。高邮始终抓住产业,增强发展竞争力。大力发展机械装备、电线电缆、照明灯具、纺织服装、建筑业、旅游业等6个基本产业,努力拓展新光源、新能源、生物健康等新兴产业。同时,突出发展旅游业,制定环高邮湖旅游产业规划,启动盂城驿改造扩容和明清一条街项目,加快实施东湖景区、神居山景区、龙虬庄文化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协同推进服务业五大重点产业,全年确保形成年营业额超5亿元的服务业企业5家,税收超千万元的服务业企业3家。围绕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国家级政产学研金示范区,举全市之力支持开发区建设,有效落实“飞地*”,加快重大项目向开发区集聚。城南经济新区则要做优做强绿色产业,积极推进湖西四乡镇融合发展。
高邮始终抓住企业,增强发展推进力。实施“龙头企业超10亿”工程,着力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7家以上。积极实施企业上市战略,加强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开辟上市“绿色通道”,力争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实施“重点企业上台阶”工程,推进亿元以上企业向5亿元、10亿元跃升,新增工业企业开票超5亿元3家,超10亿元1家,新增市级以上品牌30个。实施“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
高邮的对外开放日趋加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合作,全市各类利用外资项目上百家。高邮对外贸易已有百多年历史,目前已形成一批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机电、服装、丝绸、汽车零部件、轻工、工艺、建材、化工、医药、农产品等40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服装业最为突出,大部分服装、鞋销往国外,与世界各大城市、国家进行交流。服装厂利润最高。电线电缆产业方面,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专项评审,被认定为国家火炬高邮特种电缆特色产业基地,这一极具含金量的金字招牌目前扬州仅我市一家拥有。特种电缆产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已基本形成了“名、特、新、优”的产业特色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高邮建筑业企业一路飘红,成绩骄人。完成施工面积31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新接工程3998个,新开工面积1739.7万平方米。承接高层建筑987栋,其中29层以上超高层建筑140栋。建筑业企业始终扣准市场脉搏,按照“巩固老市场、开发潜市场、培育新市场”的经营方略,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闯荡大市场、寻找大商机、承揽大项目、开辟新天地。1至11月份,实现外埠施工产值达253.5亿元,同比增长17.7%;新开辟市场14个,新接工程总额达50亿元。全市建筑企业共有外埠市场55个,其中5亿元至10亿元8个,10亿元至20亿元6个,20亿元以上4个。
高邮建筑业企业十分注重科技和人才对企业的支撑。去年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新增省级工法7项,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2个,国家专利18个,省级以上QC成果13个;建成“研究生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各1个;新增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39人。农业经济方面,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93.34万吨,比上年增产15580万斤,增幅达9.1%,产量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农业经济形势较好,代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44.38亿元,增长4.1%。新增高效农业18.5万亩,设施农业4.7万亩,八桥现代农业产业园、高邮鸭产业园被列入扬州农业亮点工程。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2.1万亩,推广新型水稻插秧机574台套,率先创成全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市。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87家,新创扬州市级以上“五好”合作经济组织47家;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45亿、利税2.6亿。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新增“三品”品牌52个,农产品检验检测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完善。
高邮农业生产独具特色,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素称“鱼米之乡”。形成了粮、棉、油、猪、兔、禽、鱼、虾、蟹、林、蚕、果、菜综合发展的格局。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94万吨,林业覆盖率达15%。高邮麻鸭、高邮咸蛋、松花蛋、秦邮董糖、珠光大米、秦邮醉蟹、双兔大米等名优产品闻名遐迩。近年来,高邮相继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水利建设粮棉生产先进单位全省首批亩产吨粮县名单。
高邮农业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种植业;养殖业主要有淡水鱼、虾、蟹和鸡、鸭、鹅、猪、兔、羊及特种水禽、家禽等;林果、桑蚕、药材、外贸农产品亦很丰富。建成国家级司徒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高邮鸭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批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养殖基地。江苏高邮鸭集团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10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8个农产品获省无公害农产品、58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以高邮鸭、扬州鹅、罗氏沼虾、有机稻米、花木果蔬、高邮湖蟹为代表的“六大特色产业”,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商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目前,我市已建成以马棚、郭集、横泾为主的高邮鸭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周山、周巷、临泽等地为主的优质稻米种植基地;以龙虬、司徒、郭集为主的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基地和罗氏沼虾虾苗繁殖基地;以送桥、郭集为主的扬州鹅养殖基地。
2012年,全市12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170.53亿,比2011年增长30.4%。全市41家高邮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实现销售96.96亿、利润2.72亿。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了规范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导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户积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科技水平、品牌知名度。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以上高邮鸭、罗氏沼虾养殖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全市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100.94万亩,“三品”总数达177个;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343件,其中“双兔”大米、“秦邮”咸鸭蛋、“戚伍”虾仁品牌叫响全国。
我市2012年获省优秀新产品奖扬州第一省经信委公布2012年度省优秀新产品奖获奖名单,我市华富集团的无人电站用风光电互补储能电池、江苏吉信远望公司的CNG燃气储运设备、扬州创新包装公司的全自动清洁化粉体包装生产线、日兴集团的植物氨糖盐酸盐、曙光公司的辐照交联纳米级弹性体绝缘护套风能电缆等5个新产品获得省优秀新产品奖。据悉,全省有102个新产品获得优秀新产品奖,我市获奖数量占扬州市各县(市、区)总数的55%,列扬州市第一。
*、市*积极倡导、引领企业自主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宏远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先后开发出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5项,同时还承担了国家、省级科技计划1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目前拥有7项国家专利产品。华富集团通过科技创新,不但拥有胶体电池专利技术,系列蓄电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成为全国同行业的“老大”,“华富”牌蓄电池还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阳光光电公司自主研发的节能灯全自动高速生产流水线,在市场上可谓是“一线难求”。为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市财政每年都要安排千万元的科技创新经费,同时还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以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2012年,我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58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40%以上。
高邮市地*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开放带北侧,京沪高速公路、老淮江公路、安大公路、新淮江公路、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市南北,运河大桥、运河二桥、高邮湖特大桥(运河三桥)、漫水公路(老S333省道)、新S333省道贯穿全市东西。高邮远东船闸、珠湖船闸连接运河东西。高邮有着7000年的文明史和2100多年建城史,因秦王嬴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代表江淮地区东部史前文化的龙虬庄遗址,表明迄今7000年前高邮境内便有人灯的璀璨文明。 高邮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商业繁荣、人文荟萃、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现正在建设成为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高邮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74位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第5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