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4: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09:59
推倒贵族文学的雕琢与阿谀,建设平易与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的陈腐与铺张,建设新鲜与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的迂晦与艰涩,建设明了与通俗的社会文学。以内容与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从启蒙视角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的因果关系,主张革新文学以革新*、改造社会。
此论强调文学*的核心思想,旨在推翻传统文学的贵族化、古典化、山林化的倾向,提倡贴近国民、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它摒弃了雕琢、阿谀、陈腐、铺张、迂晦、艰涩的文学风格,主张构建平易、抒情、新鲜、立诚、明了、通俗的文学作品,以满足国民的审美需求,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
文学*论者认为,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通过批判旧文学,可以揭示国民性中的阿谀夸张、虚伪迂阔等问题,从而推动国民思想的革新。因此,革新文学被视为革新*、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
文学*的核心在于倡导文学的平民化、现实化、现代化。平民化意味着文学作品应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反映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现实化则要求文学作品深入社会,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现代化则强调文学作品应适应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与现代文化、现代思想相协调。
文学*的实践要求文学家深入生活,关注社会,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应以真实、生动、感人的方式展现社会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激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文学家应以批判的精神,剖析社会现象,揭示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文学*论的核心思想是倡导革新文学,推动文学的平民化、现实化、现代化,以文学的力量促进*革新和社会改造。它强调文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认为文学能够揭示社会问题,推动思想解放,激发社会活力,从而为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文学*论于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作者陈独秀,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