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5: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21:37
嫫母仳倠,是古代的丑女之名。这一名称来源于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在这部古籍中,有“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仳倠也”的描述,高诱注释道:“嫫母仳倠,古之丑女。”此语形象地描绘了嫫母仳倠的外貌特征。
嫫母仳倠的名字在古籍中被提及,反映了她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在《楚辞·刘向》一文中,嫫母仳倠与西施形成鲜明对比。王逸的注释揭示,西施为美女,而嫫母仳倠则为丑女。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嫫母仳倠的外貌特征,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美的不同理解和评价。
嫫母仳倠作为丑女的典型代表,其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多次提及。这些提及不仅是对外貌的描述,更蕴含了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观念。嫫母仳倠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于美的多元化认识,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多样描绘。在古代文学中,嫫母仳倠的形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对丑有所认识和思考。
嫫母仳倠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加深了人们对美的理解。这一形象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美与丑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多元的。嫫母仳倠的形象提醒着我们,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在美的范畴中,我们应该更加包容和理解,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嫫母仳倠的故事,是古代文学中对美的多元化理解和对社会观念的反映。通过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同时也能在现代社会中,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和接纳不同的美。
仳倠,据说是我国古代有名的丑女,和另一丑女嫫母齐名,详细信息未见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