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5: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03:01
创伤性枢椎前滑脱的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稳定性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稳定骨折(Levine-EdwardsⅠ型),非手术治疗是首选,通常采用12周的石膏固定,随后改为颈托固定6周。稳定骨折的骨性融合率低,且畸形轻微。对于不稳定骨折(Levine-EdwardsⅡ型),可能需要牵引复位,初始牵引重量从2kg逐渐增加,需密切观察骨折位移情况并调整牵引。牵引后,如发现移位加重,需调整重量或方向,复位后维持中立位牵引2kg,约3-6周后,可以使用Halo支架辅助下地活动,但初期慎用,以防再移位。
Levine-EdwardsⅡA型骨折需特别注意,牵引可能导致C23分离加重,此时推荐使用Halo支架进行制动,并在影像学监控下进行轻度加压,以维持解剖复位。治疗期间需保持12周的Halo支架制动,骨折愈合后用塑料颈托固定6周。
对于牵引有争议的部分,特别是当C23的纤维环和韧带有断裂时,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Levine-EdwardsⅢ型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如后方小关节突骨折脱位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持续性颈部疼痛。手术选项包括后路手术(如"∞"字钢丝固定植骨融合术)和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以稳定骨折并促进骨性融合。
个别复杂病例如枢椎椎体枢椎椎弓根骨折,可能需要MRI辅助下的综合治疗,如颅骨牵引、减压手术(如枕骨大孔减压、寰椎后弓切除)和Halo支架制动。术后的康复需依赖于有效的外固定和骨性融合的出现。治疗目标是减轻脊髓压力,保证神经功能恢复,并最终使用颈托进行保护。
枢椎的骨折、脱位是于1866年由Haughton在一名被处绞刑的罪犯身上第一次发现并描述、实际上,这种损伤常表现为枢椎前脱位,因此更为适合的名称应是“创伤性枢椎前滑脱(Traumaticspondy-lolisthesis of theaxis)”因为创伤的结果是枢椎的后结构发生骨折其定义为:枢椎双侧椎弓根骨折,伴或不伴前滑脱。近来,有些作者以“不典型的Hangman骨折”为题,报道了一些骨折线涉及椎体的枢椎骨折、脱位。严格地说,这是枢椎椎体骨折,而非Hangman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