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23: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08:03
荆州花鼓戏源于沔阳小调,元代时被命名为沔阳花鼓戏,明初时由民歌小调和方言融合发展。明末清初已具雏形,清末民初则逐渐规模化,技艺精湛。它的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年间,经历了从田园时期的民间说唱,到草台时期的戏剧形态,再到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以及*后的"消退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末期的"鼎盛时期"。
地处湖北中心腹地的江汉平原,丰富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独特的民间艺术。田园时期,花鼓戏源于田间地头的劳动号子,如《赶子放羊》。清代《沔阳州志》记载,早在雍正年间,已有以花鼓戏谋生的流浪艺人。在遭受水患的沔阳,民间艺术通过灾荒时期的"沿门花鼓"逐渐演变为有故事情节的剧目,如《赵氏孤儿》。
进入草台时期,道光年间,花鼓戏开始走上舞台,剧目丰富,反映生活小戏,如《贾氏吵嫁》。这一时期,表演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发展,如《追鱼》等剧目在迎神赛会中广受欢迎,被称为"神戏"和"会戏"。
以"四大门头"——汪家门、史家门、黄家门、贺家门为代表的艺人传承,如汪春保、史旺、黄二生和贺霞令,为花鼓戏的艺术风格和剧目内容增添了多样性。尤其"汪家门头",以正旦和二旦的高腔剧目著称。
20世纪初,花鼓戏在武汉三镇等地崭露头角,女艺人如段凤等的加入,为花鼓戏增添了新的活力。20年代末,首个科班成立,为花鼓戏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艺人们面临困境,但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荆州花鼓戏以其地方特色,如甜美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湖乡生活和民间风情,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历经岁月变迁,仍保持着其鲜明的地域色彩。
荆州花鼓戏原称“沔阳花鼓戏”,后命名为“天沔花鼓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称“荆州花鼓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沔阳州一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备受观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 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原荆州专署所辖地区,波及邻近的鄂南、湘北等地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