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23: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3:51
在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重要手段。X线骨骼检查可显示出特征性的圆形穿凿样缺损,常见于颅骨,且伴有弥漫性骨质疏松和脱钙。这些溶骨性破坏表现为多个穿凿形缺损,周围无正常骨质增生,这导致骨病理性骨折频繁,如椎体压缩骨折和四肢小量骨膜反应性新骨增生。颅顶骨的穿凿形缺损尤其明显,易于识别,但长骨骨干的病变可能与溶骨性骨肉瘤或转移瘤混淆,需要仔细分析X线照片。
实验室检查方面,骨髓瘤患者通常表现出进行性贫血,血沉加速,血清钙上升,伴随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总蛋白量增加,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血清蛋白电泳中会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检测阳性率不高,约30%~60%的病例会出现本-周蛋白。实验室指标变化包括血清球蛋白增高(约50%病例)、血钙增高(部分高达18毫克%)、血清蛋白电泳异常、尿本周氏蛋白阳性等。
细胞学检查中,肿瘤细胞血运丰富,呈暗红色或深红色,易脆。骨髓穿刺可见大量异常浆细胞,血清蛋白增高、A/G比值倒置、蛋白电泳异常,以及白血病血象。部分患者尿中Bence-Jones蛋白阳性。细胞形态上,骨髓瘤细胞密集,按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类,镜下可见瘤细胞的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特征各异。
骨髓象分析显示,浆细胞比例至少占核细胞的8%,而X线检查可能呈现正常或骨质疏松、破坏性改变。鉴别诊断时,需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转移瘤、骨质疏松等其他可能,主要依据骨髓穿刺活检中的异常浆细胞、骨质破坏以及血液和尿液中M蛋白和本-周蛋白的检测。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以后者多见。多发性骨髓瘤又称细胞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由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易累及软组织,晚期可有广泛性转移,但少有肺转移。较多见于脊,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以腰椎部多见。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之比约2∶1。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颅骨、胸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