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23: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09:22
缠足,一种摧残女性身体发育的陋习,从幼年起开始裹束双脚,使得女性的足部骨骼拗折变形,成为畸形。缠足后的小脚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在整个裹脚过程中,女性承受着极大的伤残痛苦。然而,这种毫无实际效用、又极度痛苦的行为,却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成为一种长达数百年的风俗。
缠足的流行,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
其一,缠足有助于将女性禁锢在闺阁之中,限制她们的活动范围,以符合“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女性的贞操仅由男性独占。元代伊世珍在《琅环记》中提到,裹脚可以防止妇女轻易外出,从而“无事于足”。贺瑞麟在《改良女儿经》中也指出,缠足是为了“恐她轻走出房门”,以拘束妇女。
其二,缠足改变了女性的体态和性生理,使得她们成为更适合作为生育工具。缠足后的女性行走时,身体重量集中于踵部,这会导致腰髋部的发育受到影响,对女性的性生理和生育能力产生影响。
其三,统治者的意志对社会风俗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尽管在五代以前,也有对脚部裹小的记载,但裹脚的起源与统治者紧密相关。据说,这一习俗始于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将脚裹成新月形,并在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后宫中的妇女开始缠足,这一风尚随后流传到民间。统治者的好恶往往能引导社会风尚。
其四,封建士大夫的病态审美观也是缠足流行的原因之一。许多文人士大夫将女性视为玩物,对小脚产生了强烈的癖好。明清时代的文人有许多咏叹小脚的诗词,赞美小脚为“金莲”、“三寸金莲”,将其视为女性美的重要标志。文化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使得古代妇女非常重视头饰,同时也关注脚部的装饰。
缠足的病态欣赏导致了缠足陋习的流行。这些“莲癖”、“拜脚狂”现象直至20世纪仍然存在。周作人在《拜脚商兑》一文中引用了北京《晨报》上关于“小脚狂”的报道。文中描述了一位同乡对女性小脚的痴迷,尽管受过高等教育,却对大足表示遗憾。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小脚的极度欣赏。
各地的缠足方法、年龄、要求、顺序不尽相同,造成了各地特色各异的“莲形”。北方天气寒冷,双脚容易保持干燥,因此缠得较为紧密,脚形更尖瘦;南方天气炎热,脚部容易发热,缠脚时需要注意透气,因此重点在于脚部的弯折。各地的缠足习惯反映了地理环境对这一习俗的影响。
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变革的推动,缠足陋习逐渐被废止。道光年间,耶稣教会发起“天足运动”,出版了宣传放足的读物,呼吁女性解放双脚。辛亥革命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禁止25岁以下女性在马路上行走、征收“小脚捐”等,促使女性脚部的解放。缠足陋习最终走向绝迹,成为历史的痕迹。
综上所述,缠足的流行背后涉及社会、文化、政治和审美等多方面因素。这一陋习的废止标志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装饰陋习。其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袋,将妇女的足踝紧紧缚住,从而使肌骨变态,脚形纤小屈曲,以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方能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直到老死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