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23:1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3:24
农历三月初三为我国传统令节,与“上巳节”、“清明节”、“踏青节”等都有密切的关连。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是重要的歌舞节日,其中以壮族为最。由于是日的活动以对歌为主,故亦称“歌圩节”、“歌婆节”等,亦简称“歌节”。壮族关于三月三日的来历有多种的传说,有说一对青年男女山歌传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未能结合,双双殉情,后世青年为了纪念他们而形成歌节。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南时刘三组歌声优美,被奉为歌仙,财主们恨她以山歌揭露罪行,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入山谷身亡,后人便在她逝世的三月初三唱歌三天三夜,纪念歌仙。壮族能歌善歌之俗,宋代《太平寰宇记》等即有记载。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对歌时男女分别三五成群结队,双方选定后即开始对歌,歌词多为情歌,但由浅入深,所涉极其广泛,在“谈情说爱”的一问一答中歌唱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等。其歌词旧时多为即兴编唱的。现在也有利用传承歌词的。曲调单一重复,但婉啭悠扬。这种对歌往往从傍晚开始,直到天亮,也有昼夜连续歌唱的。在歌圩上,青年男女还有碰彩鸡蛋、抛绣球等习俗。现在,壮族三月三的活动仍然十分盛行,届时有政府组织的,更多则是民众自发的。现在的规模较旧时尤大,人如海,歌如潮,蔚为壮观。(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确定每年的三月三 日为全国爱耳日。 首次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耳聋的残疾人两千 零五十七万人,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 聋人每年约增加三万人,听力的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群体的生活 、学习和社会交往。 一九九八年,部分政协委员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卫生 部、民政部、教育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 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妇联、 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十部门对该提案给予高度重 视,经过认真调查论证后,一致同意确定每年三月三日为全国爱 耳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彭副委员长、全国政协白副主席出席了发布 会。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3:21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