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概况分析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概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9: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16:55
自然资源仅包括实物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自然资源分为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随着人口的增多,住房占地、工业化占地亦相应增多,农业资源的相对数量变得越来越少。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典型的农业大国,实际上,农业不仅要在有限的生长空间上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而且还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所以,对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及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本文重点介绍农业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通过对四川地区几种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介绍,来展望四川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一、四川省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作物资源多熟制在四川地区有着悠久历史。在近几十年中国粮食的持续增产中,多熟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种植制度的主体。四川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优势区域,其具体表现是作物资源丰富,复种指数高,到2000年为止,四川地区平均复种指数为180%,比全国平均指数高出45个百分点。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品质高、生育期较短的农作物品种日益增多,四川省主要作物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18.6%(其中稻谷占14.8%),油料占15.3%(油菜籽占14.6%),糖料为20%(其中蔗糖占为19.2%),烟叶占16.8%,茶叶占30.5%。四川农业资源利用情况主要体现在结构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四川近期确定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玉米、柑桔、商品蔬菜、蚕桑、茶叶、棉花等8种农产品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建成柑桔、“双低”油菜、棉花等3种全国优势作物的8个优势产区,建成西部地区有特色、成规模的优质水稻、饲用玉米、商品蔬菜、茶叶、蚕桑等5种优势作物的16个优势产区。使作物生产上的布局得到综合性、合理性的规划,地区特色农业得到强化。
2.园艺资源四川省园艺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产量可观。采集野生和栽培的园艺植物,历来是山区农民副业生产的主要项目之一,它为繁荣山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其中经济价值较大,蕴藏量较多,分布广泛的就有蔬菜植物。四川作为特殊的蔬菜种质起源中心和水果起源中心,起源的蔬菜主要有竹笋、荸荠、莲藕、茭白、辣椒、蒲菜、芥菜类、莴笋等;起源的果树主要有砂梨、秋子梨、桃、山桃、中国樱桃、木半夏、枣、拐枣、银杏、核桃、山核桃、甜橙、宽皮桔等。目前,四川省政府主要是采取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业主开发,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上,应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目前,四川省彭州市蒙阳镇蔬菜基地是川西平原最大的绿色疏菜生产基地,主产青菜、蒜薹、茄子、秋莴笋、冬莴笋、西芹菜等,四川省彭州市是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形成了青芹菜、蒜薹、花菜、圆叶波菜、莴笋等规模生产基地,全市蔬菜总产量近10亿kg,南菜北运量占全国总量的1/8。
众所周知,北纬28°以南的国家不产落叶水果,而28°以北落叶水果的成熟期要晚于四川,加上四川盆地的独特地貌和气候对某些水果生长特别有利,故四川省出口水果主要以落叶水果为主,出口目的地最远为北美加拿大,其中最主要销售地是东南亚地区。四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柑橘出口基地之一。
分布于我国滇、川、藏的野生黄牡丹、滇牡丹等都是举世公认的宝贵花卉资源, 针对四川特殊的气候条件,四川省政府制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国气候、品种和劳动力优势,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以依靠科技创新为手段,突出加大花卉新品种培育力度,加快花卉种质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树立名优民族花卉品牌,培育拳头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能力;以制定和完善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标准为工作重点,加快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加强规范化行业管理,引导和推动全省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省主要利用四川兰花、高山杜鹃、桂花、梅花、天彭牡丹等花卉资源优势,选育花期较长、花色丰富、花型各异、花香浓郁、抗性良好、观赏性强的花卉新品种。引进并选育一批适合我省发展的多色彩、多形态、多用途的城市园林花卉品种和高档盆花品种,开发规模化种苗繁育和产业化配套栽培新技术。收集地方特色花卉种质资源320个,建立特色名贵花卉品种资源圃或种子基因库。构建花卉资源评价利用体系。改良或育成新品种12~20个,示范推广面积6 200亩。成立了全国最大的杜鹃花野生资源保护基地,广泛引入外来品种,在成都市温江区成立了四川最大的花卉展览基地。此外,在成都周边地区建立了较大的花卉市场。
3.畜禽品种资源四川生态环境复杂,气候差异很大,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为四川造就了一大批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1995~1999年,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组织下,通过调查,发掘和整理出70个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种群)。其中既有适应特定生态环境的生态型品种,如藏马、建昌马、河曲马、川驴、九龙牦牛、麦洼牦牛、藏羊、藏猪等,也有独特遗传品质的珍稀品种,如金阳丝毛鸡、藏鸡、旧院黑鸡等;既有特殊经济性状的米易鸡、建昌鸭、凉山猪等,也有较高繁殖性能的四川白猪Ⅰ系、美姑巴普山羊;还有肉用性能良好的天府肉鸭、南江黄羊、四川白鹅、钢鹅以及毛、皮性能良好的凉山半细毛羊、丹巴黑绵羊、成都麻羊等。其中内江猪、四川白鹅、九龙牦牛、南江黄羊、天府肉鸭等不少品种以其独特的生产性状和生产性能而著称于世。
二、四川省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1.因地制宜,分类管理这是四川省政府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长环境制定的相关政策。在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中,把畜禽品种资源分为3个类型,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在四川省西部高原地区实施黑颈鹤保护工程;在四川、云南两省完成金丝猴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工程和虹雉等特有雉类栖息地保护。在产品开发上,全省供销系统最大示范养猪场在四川达州建成并且投产,最大的瘦肉型猪场在成都市双流县建成,最大的猪肉产区在成都市邛崃建成。以优良地方猪种资源和现有的外种猪资源为育种素材,形成了一套以杂交育种为基础,结合分子育种技术的专门化品系培育技术。培育出适宜加工外销的高瘦肉率猪配套系1个和适宜鲜销的优质风味猪配套系1个。提出高瘦肉率猪适度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优质风味猪配套生产技术各1套。
2.综合利用资源创新机制,完善农业“七大体系”。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是为现代农业从整体上构筑起稳固而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应抓住机遇,创新机制,增加投资,整合资源,加快建设。要深化改革,大力调动工商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七大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各部门走出了很多可行的路子,如把传统的郫县豆瓣进行品牌包装,组建郫县豆瓣集团;以郫县豆瓣为核心,打造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又以基地为支撑,带动周边数万亩蔬菜、食用菌等基地。这样,规模经营的土地既为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提供了成本较低而质量高的原材料,同时又使农民成为集约化生产中的产业工人,形成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四川农业资源的开发增强了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保证我省粮食安全、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凸显“川种优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应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