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1: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2:03
【药名】螳螂,又称过、蟷虫、蛑、巨斧等,汉语拼音为tang lang,英文名为Mantis。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包括Paratenodera sinensis、Tenodera aridifolia等。螳螂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定惊止搐和解毒消肿上,被归经于心、肝经。
据《本草纲目》记载,螳螂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习性被描述,如昂首挥臂、修颈大腹,善于爬行。其卵子在秋季结成螵蛸状的房卵,每房有如蛆的子代。螳螂在古方中主要用于治疗惊风和抽搐,与蚕、蝎的定搐作用相似。古方中风药常使用螵蛸,因此螳螂对于风病也有同样的治疗意义。
螳螂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治疗小儿惊痫抽搐、咽喉肿痛、疔肿恶疮和脚气。它们通常栖息在草丛、灌木、矮小丛和农田附近的瓜架、桑树等地。采集螳螂一般在夏秋季,捕获后晒干储存。
螳螂有多种形态,如大刀螳螂、静螳和广斧螳螂,各自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在中药分类中,螳螂被归为平肝熄风药和活血祛瘀药,味甘、咸,性温。内服时,一般研末服用1-2只,外用则可捣敷或研末鼻用,也可吹喉或调敷。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华本草》,详细记录了螳螂的药用价值和采集方法。
螳螂(mantis)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目,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中华大刀螳螂、狭翅大刀螳螂、 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