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9: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4:33
从子亲属称谓在古代汉语中有特定的含义。"从"子,指的是从父兄弟的儿子,与兄子和弟子不同。在中古时期,从祖兄弟的儿子被称为族子,而在唐宋以后,这种称呼变为再从侄或再从子。
在宗亲称谓体系中,四世祖、三世祖属于祖辈父辈。同辈中,高祖的子侄辈被称为族兄弟,进一步细分,曾祖以下三代可以称为从祖兄弟,再向下,祖父辈的从子包括从父兄弟之子,如堂兄弟的子嗣,以及从子的进一步分类,如堂侄和堂侄子。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的观点存在争议。他主张兄弟之子应称从子,但这个观点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并不普遍,史籍记载多为“兄子”或“弟子”。朱熹的“自曾祖而下三代称从子”这一观点,可能需要修正为“自曾祖而下三代称兄子、弟子以及从子”。"从父子"指的是父之兄弟的孙子,而"从祖子"则是指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
在更具体的分类中,如“从父兄子”和“从祖兄子”可以统称为“从兄子”,同样,“从父弟子”和“从祖弟子”可合称“从弟子”。从子的概念主要应用于曾祖父一代的兄弟关系,与生活紧密的子侄(如兄子、弟子)有所区别,他们通常不常随身携带,特别是在古代官宦家庭的逃难情况中。
从子,从父兄弟的儿子为从子,不同于侄儿的概念。又可分为①从兄子,表明从子之父长于己;②从弟子,表明从子之父幼于己。从子是上古、中古“时期叙称”中常用的词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