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14: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08:08
中性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生物突变的性质,大部分突变被认为是“中性”的,它们不会直接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对个体的生存既无正面作用也无负面影响。这类突变包括“同义”突变,即编码相同氨基酸的三联密码中的核苷酸替换,如UUC和UUU,它们之间替换不改变氨基酸编码,如同词义的替换,因此被归类为中性。木村资生通过比较海胆mRNA的实例,发现即使碱基发生改变,氨基酸保持不变,这也被视作中性突变。据他解释,这种“同义”替换就像回答问题时将“是”替换为“对”,虽然字词改变,但意思不变。这种中性突变在某些物种中发生得相当频繁,约占核苷酸替换的1/4,且在群体中,通过“遗传漂变”的随机过程得以固定。
中性学说强调,中性突变的出现并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它们通过群体内的随机交配而得以在种群中累积。例如,不同物种的功能蛋白如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等,尽管氨基酸组成各异,这表明中性突变在种群分化和新物种形成中起着作用。中性突变的速率,即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置换率,被认为决定了生物进化的速率,这个速率对于所有生物来说几乎恒定。
以血红蛋白β链为例,其氨基酸组成每年的变化率极低,仅为十亿分之一,这表明分子种类和置换率对进化速度有直接影响。然而,同一分子在不同物种中的进化速率保持稳定,不受世代时间长短的影响。总的来说,中性学说关注的是基因层面的进化机制,尤其是那些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看似无足轻重,但实际上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中性突变。
扩展资料
中性学说认为分子水平上的大多数突变是中性或近中性的。1968 年,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1924--1995)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首先提出了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The 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简称“中性学说”(the neutral theory)或“中性突变的随机漂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