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5: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20:37
在古代的传说中,有一只凶猛的四足四角恶兽——年,每逢冬季大雪封山,它就会饿极了,侵袭附近的村庄,给村民们带来无尽的恐惧。每当腊月底,人们都会带着家眷,逃往村后的竹林避难。这一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被好心的老婆婆救起,一同躲避年兽。竹林中,孩子好奇地询问为何年兽不进来,老人回忆起年兽曾因看到伐竹声而离去。孩子灵机一动,提议用竹节和红布作为抵御的手段。
村民们半信半疑,但还是依照孩子的建议,挂上红布条,守着竹节。夜晚,年兽如约而来,却被红布和竹节的爆裂声吓退。然而,这个勇敢的孩子却被年兽挑起,不幸牺牲。从此,人们在每年的腊月三十,点燃爆竹,挂上红布,以此来驱赶年兽,尽管年兽从未再出现,但这个习俗却流传下来。除夕夜,人们围坐一堂,共享年夜饭,守岁祈福。初一,邻里间互致问候,祝愿来年平安。这个英勇的传说,让“年”成为春节的一部分,提醒人们珍视团聚和平安。
扩展资料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1],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