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5: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15:32
江东政权的建立,最主要还是通过孙策的建立,孙权的巩固最终才能够成为平分东汉末期势力最为重要的政权之一,不过笔者通过史料了解到,其实孙策对于江东的作用,只是为他的弟弟奠定了一些比较基础的构建而已,当时孙伯符在江东对待江东本土势力的手段可以说十分的残忍,而这种残忍也最终招致了很大的反弹,这种反弹不仅仅是针对他的征服的过程难以开展,更为重要的还有他自己的性命也被他曾经灭门的豪族子弟所收取。
不过孙权继承兄长的位置之后,开始采取怀柔的政策对待自己统治之下的臣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哥哥为他留下了很多人才,其中文官方面留下的是张昭,而武将方面留下的是其兄长的好友周瑜。
要说意义最为重大的人物,笔者认为还是要说张昭,因为当时孙策伤重之前,所嘱托的是张昭,当时周瑜在外驻守,张昭是忠于孙策的一位最重要的臣子,所以他所存在的意义对于孙权能不能顺利地接受政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史书之中对于孙策与张昭对话的记载之中,就出现了取而代之这样重要的嘱托。
读者可能会问,这样的话孙策是不是照着刘备说的,其实不然,孙策应该是三国时期最早说出允许臣子取代自己主公位置的人物。不过这句话的意义当然不是让张昭真的取代孙权接替权力,实则的含义是让张昭明白自己对他的信任,以及不要放弃孙权的决心。
当时张昭其实属于孙氏集团之中文官势力的领头人物,他自己本身在天下就非常的有名,很多文官也是慕名来投奔到孙策麾下的,不同于周瑜的淮泗武将集团的忠诚,文官集团一般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做打算,所以这些人也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是张昭的存在可以很好的稳定这些人的忠诚,这也是孙策所看重的。
当然张昭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在赤壁之战前夕,他就一直极力主张孙权投降曹操,以换取平安,不过笔者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张昭的选择也并不是不可能,因为毕竟当时曹操的军队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不仅击败了袁绍的大军,还打服了乌桓,收拾了荆州,所以对于张昭为了保护孙权只能选择投降曹操。不过当时孙权麾下,还有名将周瑜和鲁肃的,所以这场必败的战争最终以东吴的胜利而告终。
不仅如此,曹孟德的失败相当于给孙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他继续发展,所以当时孙仲谋率领的军队不断的进攻曹操所占据的荆州之地。这时候的曹魏其实是十分被动的。在孙权登基称帝的时候,他还开玩笑试的说起张昭投降这件事情,当然仲谋的目的就是打压一下张昭的傲气,而且效果确实很好。
不过对于孙权的培养,张昭可以说是尽职尽责的,我们都知道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中曾经描写过孙仲谋射杀老虎的词句,这句词当然不是虚构的,孙权确实有用弓箭搏杀老虎的爱好,当然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个爱好看着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孙权的身份重要,所以张昭不止一次地劝说过自己的主公不要如此,而孙仲谋确实也是奈不过他的劝说,最终选择乘坐有着护板的车射死老虎。这也是孙仲谋向自己亦师亦友的臣子妥协的一种表现。
因为孙权骨子里孙家的豪迈血脉很是深厚,所以他十分喜欢与自己的武将一同豪饮,当然文官的重臣也会在现场参加,但是张昭却始终不满意孙仲谋这样喜欢饮酒不积极处理政务的性格,所以他在孙仲谋的酒席之上愤然离席,之后到马车之中安坐。这样的情况孙权当然会发现,所以他亲自去请张昭回来,但是张昭却对他的行为表达了不满,最终孙权也选择了妥协,减少了饮酒的次数。
这位文臣在晚年的时候,始终难以再前进一步,本来以他文官之首的身份,是稳妥能够成为丞相的,但是孙权几次的任命都与他无缘,这样的情况让张昭十分的伤心,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结果也是当时孙权江东本土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所以不能说张昭老臣的能力不足,而是他确实没有赶上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