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1: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1:06
微乳液的形成过程涉及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溶剂的协同作用。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双链离子型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AOT),阴离子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阳离子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以及非离子的TritonX 聚氧乙烯醚类。它们在非极性溶剂如烷烃或环烷烃中起着关键作用。
微乳液的制备步骤是将油、表面活性剂、水(电解质水溶液)或助表面活性剂混合,确保成分均匀。随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助表面活性剂或水,通过控制适当的配比,可以形成清澈透明的微乳液体系。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主要基于瞬时负界面张力理论。当油水界面的张力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降低至1至10毫牛顿/米,便形成了乳状液。添加助表面活性剂后,两者在油水界面吸附,导致界面张力急剧下降至10至负值,形成一个瞬间扩张的界面。这种扩张直到界面张力恢复到零或微小正值,从而稳定地形成微小的乳滴。然而,如果微乳滴聚结,界面张力会短暂回升,这会作为反作用力防止微乳液的进一步凝聚。
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经成核、聚结、团聚、热处理后得纳米粒子。其特点粒子的单分散和界面性好,Ⅱ~Ⅵ族半导体纳米粒子多用此法制备。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透明的水滴在油中(w/o)或油滴在水中(O/W )形成的单分散体系,其微结构的粒径为5~70 nnl J,分为O/W 型和w/o(反相胶束)型两种,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形成的有序组合体。1943年Schulman等在乳状液中滴加醇,首次制得了透明或半透明、均匀并长期稳定的微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