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文言文《孟子》三章的几个小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08: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5:12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作为初二学生的家长,她请求我帮助检查孩子的语文作业,特别是《孟子》三章。在探索这篇经典古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值得讨论的小问题,也想分享我的理解,看看是否与你的看法一致。
第一部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之”字
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名句中,孩子在“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之”字下标注为“到”,这让我有些困惑。我解释说,“之”在这里并非动词,而是助词,表示程度的极致,译为“少助到了极点,亲戚会背叛他;多助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这个“至”字代表的是一种结果,而非过程,就像“听而不闻”中的“闻”,指的是听觉的最终状态,而非持续的动作。
第二部分:《富贵不能淫》中的“此之谓大丈夫”
在“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孩子在“此之谓大丈夫”中的“之”标注为主谓取独,我不太清楚这个概念。其实,“之”在这里是结构助词,起到宾语前置的作用,使得“此”(指代前文的行为)和“大丈夫”成为完整的宾语。教参的译文“这才是大丈夫”已经清楚地表达了这个意思,无需过多解读。
第三部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解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关于“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教参的翻译虽然意译,但没有深入解释“行”和“所为”的含义。直译来看,这里的“行拂乱”可能是对“所为”的阻碍或扰乱,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即通过困难磨砺意志和才能。
对于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我开始疑惑,是侧重陶冶情操,还是技术训练?考试似乎更侧重于技巧,但教材选择又似乎更注重情感教育。作为家长,我们是希望孩子掌握技术,还是追求情感的提升?两者或许都需要,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和引导。
语文学习,既需要技术性的理解,也需要情感的共鸣,二者相辅相成。家长的角色是引导者,既要鼓励孩子理解字面意思,也要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深度体验。教育的本质,或许就在于寻找这两者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