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23:2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2:38
做细节的设计,不要一想到做产品设计就觉得要天翻地覆做出一个多么整体的东西,试着去做里面的细节,一个个小的流程、界面的细节如何处理,如何改进,这时你会碰到各种问题,这种挑战是肉搏,而不是千军万马指点江山,非常有必要自己修炼。很多时候先把自己的工作聚焦在一个图标上、几个按钮上,不是件坏事。创新思考与动手探索,针对自己手头的产品,做Storyboard,做原型,可能的话做做测试。一个设计师或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基本的原型实现能力,工具很多,以前都是用Flash,HTML,现在,特别是最近,各种移动端的原型工具密集出现。观察与聆听用户,不要封闭在自己的世界,多看看实际用户是怎么使用产品的。以前我做过很多场可用性测试/用户测试,至今仍然被我们的思考和实际用户之间的差异所震撼。其实产品感里有一部分,是去尽力的「逼近」真实用户,站的角度要高于用户,又要来源于用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2:33
对于设计师而言,产品感就是保证设计不与产品脱节的能力。设计师需要时刻清楚自己在给什么产品做设计,要关注产品本身,设计服务于功能,要求设计师需要由内而外的设计,而不是单纯的注重视觉。没有产品感就好比穿得花枝招展的去参加葬礼,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设计师有必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出合乎逻辑、合乎情景、人性化的好设计。那么,如何提高这所谓的产品感呢?发现题主和大部分回答者都专注于大量的练习,诸如看、听、动手做之类。我觉得这反倒可能是危险的,准确的说,光做这些是不够的。提高产品感不像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而且最怕惯性思维,仅仅是大量重复的练习、观察会让自己疏于思考(另外,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倾听用户也是个危险的事,用户会让你的思维彻底跑偏),容易把一些设计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例如,很多应用的空界面都设计成一个沮丧的表情显示在中央,如果没有思考,可能很自然的就把这种设计养成了习惯,显然,诸如黑名单、待办事项等界面,用沮丧的表情是不合适的,空的反倒是令人高兴的。
所以,我觉得提高产品感的重点在于独立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多问自己问题。这东西是干嘛的?有用吗?有什么用?谁用?在什么场景下用?怎么更好用?为什么这么设计?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觉得“就该这样”的细节,可能会很累很烦,但是养成习惯后,会保证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的放矢的,犀利清晰,直击痛处。
我也是最近和一个牛人有幸交流一次后总结的这些,他和我交谈的过程中就一直在问为什么,我几度无言以对,就是因为自己平时疏于思考。所以最近自己也在有意识的训练自己,追求做到时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2:32
我表示认同。只想补充一下光看大量界面不是很够,我的各种社交网络上有很多从业者朋友自从注册完po了第一条内容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人了(当然,我自己也经常这样),我可以想象他们下载了有趣的App,Gothrough了一下主要模块,截了几个界面存档,然后就撤退了,接着在各种行业分享会或者扯谈会上会听到很多关于这个App怎么好,怎么不好,有些功能那么简单为啥他们就不做等等讨论,但很多时候浅尝即止的我们没有资格去做这样的评价。产品的设计、开发是个完整的体系,他体现了产品的作者一整套设计方法和思考过程,真想好好体验产品,请深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