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族、诸华、诸夏——华夏一词的起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2: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14:01
本文探讨华夏一词的起源,从文字演变角度解读「夏」、「华」两字的起源。文字演变是直接记录历史变迁的证据,通过甲骨文、金文、战国简帛和篆文的对比,我们追溯了「夏」字的源头。
从甲骨文的「夏」字形态可以看出,其构形与日和页相关联。在战国简帛中,「夏」字的形态演变为将「日」移至左边,并加上「止」。这一构形在秦朝发展为篆文「夏」。因此,追溯「夏」字含义时,应着眼于甲骨文,而非篆文。简而言之,「夏」字从日从页,后期演化为将「日」移至左边并加上「止」。
探讨华夏一词的起源,我们不能忽视立族历史,尤其是与黄帝(黄帝族)相关的讨论。黄帝族的立族历史中,黄帝(狭义与广义)的概念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史记》记载的「帝颛顼」和「帝喾」,他们的帝号「高阳」和「高辛」,反映了在山南发展农业的选址方法。黄帝族将名号改为「夏(向阳)」,因其与太阳的联系,象征着种植业的基本要求。因此,黄帝族的立族根本是农业,「夏」名的出现再贴切不过。
关于帝高辛,「辛」字与收获禾本谷物的收割工具相关联,说明「高辛」可能推广了以禾本谷物为主的农业。与此同时,「农」字的构件「辰」可能指除草工具,强调了农作中的除草工序。因此,「农」字的出现前,农耕很可能被称为「夏业」,强调了向阳的种植条件。东亚大陆的各部落,以农耕为立族基础,都自称为「夏族」。
「夏」字与「雅」字之间的关系,可能源于音近及「雅」字承担了「夏」字部分「向阳、崇阳」的含义。篆文「夏」放弃了构件「日」,可能是为强调「夏」的「向阳」含义。「雅」字的「雅正」、「高尚」、「优雅」等含义,更可能源自「夏」字及其代表的夏族文化。因此,「夏」和「雅」两字都可能源于古文「夏」(从日从页)的分化字。
金文「夏」的构形强调了「夏天」的含义,可能暗示了「夏」字「向阳」含义的淡化。周人自称「华」,而非「夏」,这可能与他们强调吸收外来新技术以维新的策略相关。「华」字在金文中可能代表「落地生根」的含义,强调了创新与吸收外来技术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字逐渐失去了最初的意义,而现代的「华」字则发展出新的构形「华」,表达了类似「落地生根」的含义。
综上所述,华夏一词的真正历史起源源于周人“有夏而华”的行为。在“有夏”的基础上,周人广泛吸收东西方各种新技术,称为“诸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诸华”等同于“诸夏”。然而,在“华夷之辩”中,「华」与「夏」在含义上有所区别。「华」更倾向于「华夏」的含义,与「中国」相对应,而「夏」的含义更广泛,四夷也能自称为「夏」。至于「华夏」等同「中国」的原因,与「中」字最初代表的交汇含义相关。然而,「中」字的解析在此不予详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