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椒(山)到底位于何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20: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1:39
题目中的“山”字,实际上是对“夫椒”这一地名的补充说明,因为“夫椒”本身就包含着“山”的含义,所以额外加上“山”字,显得有些多余,类似于“Taihu Lake”的命名风格。然而,由于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夫椒”的含义,所以为了方便理解,还是保留了“山”字。
按照越人的词汇风格,“夫椒”的本意是“岜椒”,即一个名为“椒”的山。
关于夫椒的确切位置,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洞庭西山,有人认为是马迹山(今马山),还有人说它在洞庭西山的西北(即西山与马迹山之间的平台山),甚至有人认为夫椒是由夫山和椒山组成的。
要确定夫椒的确切位置,最可靠的依据是早期的文献记载。我查阅了史料,发现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时期的《左传·哀公元年》: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了越国。这意味着夫椒至少位于吴国的南面。考虑到鲁哀公元年时,吴国的国王是夫差,首都为姑苏城,如果夫椒位于今天的马迹山,那么越*队可能迷路了,否则为何会被吴国打到吴国首都的北面?还是说吴国的水军过于自信了?
更直接的是曹魏时期的贾逵注解的《左传》,注解中提到“越地”,这与前面的推断相符。如果夫椒位于马迹山,怎么就变成了越地?难道越国的人已经包围了姑苏城吗?
西晋名将杜预同时也是一位经学家,他的注解具有更深的语言学意义:“吴越西南太湖中椒山也。”这段话的价值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吴越”明显指的是姑苏,为何称“吴越”而不称“吴”、“姑苏”或“吴邑”?因为姑苏城虽然作为吴国首都长达41年,但也曾是越国首都长达73年,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认为姑苏城是“吴越首都”是没有疑义的。其次,明确指出“夫椒”即椒山,尽管当时的学者距离先秦已经很久,无法理解“夫椒”实际上是越人词汇,但杜预还是可贵地保留了当时的民间“椒山”说法。最后,既然夫椒(山)位于姑苏城西南,那么它只可能位于洞庭山区域,而不可能位于马迹山(今马山)。
然而,接下来的史书开始出现变化。唐代的《史记正义》引用东晋时的《会稽记》说:“今夫椒山在太湖中洞庭山西北。”但不知道这段话是《史记正义》还是《会稽记》的原创。从史料可信度来说,这两本书已经大打折扣。况且,它又提到夫椒山位于洞庭山的西北。唐代时,江南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洞庭山已分为洞庭西山和洞庭东山。那么这个“洞庭山西北”到底是指洞庭东山的西北——即洞庭西山,还是洞庭西山的西北——即今平台山呢?错误开始出现了。
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说:“太湖中有苞山,春秋谓之夫椒山。”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说:“按夫椒即包山,诸家无异论,惟贺循始云在洞庭西北。”这就对《会稽记》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当然,贺循可能本意并非写错,而是分不清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
南宋《嘉泰·吴兴志》记载:“乌程……‘包山在县北,舆地志云即古夫椒山也。’”明朝章潢编写的《图书编》说:“湖州府山曰岘山……包山【乌程,即夫椒,夫差所栖】”明朝万历《山堂肆考》说:“包山在湖州府乌程县,即古夫椒地,吴王夫差所栖也。”这些方志的记载大多表明,包山=洞庭西山=夫椒(山),属于湖州。有趣的是,从属于湖州的那个山一般叫包山,而从属于苏州的那个山一般叫洞庭山。是否包山和洞庭山是两座山?包山指洞庭西山自然无疑,问题在于洞庭山。我推测,古时候的“洞庭山”有时默认指洞庭东山,而不包含西山。
错误的《寰宇记》和《九域志》就不再赘述。
清朝康熙年间的《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说:“梅梁湖在夫椒山东,吴时进梅梁至此,舟沉,失梁后每至春首,则水面生花。”梅梁湖位于太湖中,梅梁湖边上是梅梁里,梅梁里不用多说,就在太湖西山,现在的后埠自然村。
于是我们知道了梅梁里(今后埠)边上是梅梁湖,梅梁湖西边就是夫椒(山)。
有人可能会疑惑,洞庭西山就是一个整体,梅梁里在西山内,怎么夫椒(山)会在梅梁里西边呢?那是因为元朝时太湖的水位比现在高一些,而且洞庭西山围湖造陆没有上世纪那样严重,彼时包山(缥缈峰诸峰)还没和洞庭西山的东部(鼋山、龟山、谢姑山等)连成一体,清朝初期东山人金友理编写的《太湖备考》说西山东部“水断桥连”,非常形象。
所以古代梅梁里前面有湖湾,现在成前湾村,后面有船埠,现在成后埠村。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现在梅梁已经成了无锡的一条路名,并开辟了一个梅梁公园。春秋古吴越梅梁湖、梅梁里真正的文化意境,恐怕快没了。
清朝高士奇的《春秋地名考略》说:“夫椒……或云夫椒山在无锡县西北四十里,一名湫山,濒太湖,与马迹山相近,似误。”《大清一统志》引用《明一统志》说:“明一统志云,夫椒山在无锡县太湖濵,一名湫山。自是,人皆以夫椒为在常州界内矣。夫是役为吴人伐越,则宜战于越地,贾逵以夫椒为越地近是而阙其地。杜预谓在太湖中,索隐已言其非,何得更迂折,而西北入常州界也?诸书指说不同,今据范成大、卢熊、王鏊、杨循吉诸志列于苞山之后。”这就很综合地阐述了各种说法的正误。这个争论本该在清朝结案,可惜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不同目的的人仍然在改百科,误导我们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