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的几个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5:4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1:26
一、京剧旦角的四大流派为梅、尚、程、荀,即梅兰芳的梅派,尚小云的尚派,程砚秋的程派和荀慧生的荀派。梅派雍容华贵,融青衣和花旦的特点,独创花衫行当,《贵妃醉酒》就是其代表作品。尚派刚劲有力,加上尚小云的功夫非常好,场演出坚强的巾帼英雄,比如梁红玉。代表作是《昭君出塞》。程派低回婉转、若断若续,程砚秋嗓音独特,有“脑后音”,“脑后音”在花脸的唱腔中是必须的,但在旦角的唱法中则是独树一帜,背称之为“鬼音”。正因如此,程砚秋适合演出端庄、沉稳且身世悲惨的妇女形象。代表作有《荒山泪》、《锁麟囊》、《春闺梦》、《六月雪》。荀派多是花旦戏,善演天真可爱的闺阁少女,荀派唱腔甜美柔媚,代表作有《红娘》、《铁弓缘》、《柜中缘》等等。
二、中国传统戏曲当然要留,几百年的历史都沉淀在其中,怎是说去就能去的。
三、这个问题我喜欢,我本科的毕业论文讨论的就是这个方向。依我看来,现在传统戏曲之所以走下坡路其根本就在于天天叫嚷的创新理论。很多人都说年轻人不爱看戏,所以要让戏曲创新,以适应年轻人的口味,但是这也就创造出了一个个京剧不京剧、话剧不话剧、歌剧不歌剧,交响乐不交响乐的怪胎。京剧从“大众”走向“小众”是历史的必然,就好像豆汁是小众食品,你把豆汁中加上冰激凌,不爱喝豆汁的人就爱喝了吗?正在我们把京剧搞得面目全非的时候,有些年轻人刚想了解一下正宗的京剧,可看到的却是一个四不像的京剧,这使得他们更不喜欢京剧,使京剧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
我并不否认创新的重要性,但是要看实际情况。很多人说京剧因为四大名旦的创新走向高峰,因此我们现在也要创新带京剧走向困境,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现在京剧和四大名旦时期的京剧是完全不同的。京剧通过四大名旦的发展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艺术,无论是服饰化妆还是唱腔身段都已到达了美学上的极致,这样的艺术除了保留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已完全没有创新的必要,就像今人怎么写古诗都写不过唐朝人一样。
现在人们天天吵嚷着创新,但是连很多经典的传统剧目都已无人上演,如今很多戏迷都感到现在的京剧演员演来演去就那么几出,梅派逃不出《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一提程派就是《锁麟囊》、《六月雪》、《春闺梦》和《荒山泪》;尚派演员少戏更少,不过是《昭君出塞》和《失子惊疯》。可事实上,“四大名旦”单单是个人本戏就有很多,大部分戏现在已经面临失传。例如使程砚秋先生跻身于“四大名旦”之列的《红拂传》,只能偶见残段,而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编写的《女儿心》、《楚宫秋》则基本上已无人再演。
“四大名旦”也有一些新编的时装戏,例如梅兰芳先生排演的《孽海波澜》、《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荀慧生先生排演的《*家庭》、《一元钱》;尚小云先生的《摩登迦女》、《北国佳人》等,但从当今的情况来看,这些戏基本都已从舞台绝迹了,反而是《贵妃醉酒》、《锁麟囊》、《昭君出塞》、《红娘》这些古代题材的京剧到如今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常演常新,令人百看不厌。京剧鼎盛时期的“四大名旦”所编的时装戏尚且如此,何况如今。
因此,我们的京剧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年轻人拼命地追寻着传统,而京剧人却在拼命地抛弃传统。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保留和恢复传统的经典剧目中,当然可以适当的发展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新编京剧,但这不该成为京剧界的主流。
四、全国各地的剧种太多了,京剧、昆曲是全国性的剧种,河北有河北梆子、河南有豫剧、四川有川剧,上海有沪剧、安徽有黄梅戏、苏杭一带流行越剧、山西有晋剧、扬州有扬剧等等,各自的特点你在网上一搜就有了。
五、 在四川的话川剧比较流行。但我对于川剧了解不多,只看过川剧的《秋江》,所以不敢瞎说,很多文献上都认为秋江是川剧中的代表剧目之一,艺术价值非常高,我觉得你可以从《秋江》入手来写川剧。
以上仅是一家之言,如有错误还请见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1:27
1梅派大气 程派委婉 尚派活力 荀派 俏皮
2肯定留 需要努力
3宣传
4京剧全剧
浙江越剧
安徽黄梅
江苏锡剧淮剧
上海 越剧 淮剧
河南豫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11:27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梆子腔的一种(梆子腔:戏曲声腔之一,因用梆子加强节奏得名.)解放前,它有许多名称,在河北本地叫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梆子腔;外地人称之为京梆、笛棒子、反调等;此外,也有人称它为卫梆子或山西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2年统一称为河北梆子。除北京、天津、河北广大乡镇以外,河北梆子还流传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等地,在长江以南的活动基地,主要是上海、武汉等地。
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大慢板善于表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而反调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关于戏剧,戏曲,曲艺的问题!
5. 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模仿劳动的歌舞,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唐代中后期逐渐形成,宋金时期得到发展,元代成熟,明清时期达到繁荣。6.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的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7. ...
求跪关于戏剧的问题和答案 60道 紧急 啊快啊
答案:戏曲舞台上的"上场门"、"下场门",潮剧还有两种最常用的叫法是 "文畔武畔"或"鼓畔弦畔"。 27、戏曲舞台的表演区,就区位而言,比较普遍的是把它分成九个区,你知道怎样分吗?每个区又怎样叫? 答案:戏曲舞台的表演区可分为:前左、 前中、 前右; 中左、 中 、中右; 后左、后中、 后右,共九个区。
关于戏曲的问题+答案!!!高分
1、享有“中国戏剧之母”雅称的剧种是:C、 A、京剧 B、黄梅戏 C、昆剧D、二人转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D A、35种 B、36种 C、350种 D、360种 3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B、 A、湖北黄梅县 B、安徽安庆 C、湖北安庆 D、安徽黄梅县 4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A、 ...
关于戏曲知识的一些问题
5.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可以追溯到模仿劳动的歌舞。先秦时期是戏曲的萌芽期,唐代中后期是戏曲的形成期,宋金时期是戏曲的发展期,元代是戏曲的成熟期。6.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的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
关于戏曲
我发现你的问题描述中有一些错字,比如“负末”,我只听说过“付末”;“元杂记”应该为“元杂剧”;“汉秋宫”应为《汉宫秋》,是元代著名戏曲家马致远的代表作。那么这个词你是不是也写错了呢?《窦娥冤》和《汉宫秋》是属于元杂剧里的四大悲剧,《西厢记》和《桃花扇》都是写爱情的。你自己...
关于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
要解决戏曲现代化问题,前提是准确掌握戏曲现代性的内涵;关键是认清戏曲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根本是准确把握戏曲现代性与现代化关系的核心要义。这里不展开讨论,提及是为了导入田汉戏曲改革论述的讨论。田汉戏曲改革的理论遗产中,关于戏曲现代化的论述包括戏曲实行导演制、创作现代戏、戏曲的当代大众化、...
关于戏曲的题 及其答案 快快 !!!
8、我国的戏曲之祖指的的是(昆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9、抗战时期,京剧大师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而留起胡子,史称(蓄须明志)。10、抗美援朝时期,我国著名的豫剧演员(常香玉)为志愿军捐赠了一架飞机。11、文革期间所有传统剧目停演,舞台上人们只能看到(八)个样板戏。12、戏曲讲究四功...
我们班级要开一个辩论会,是关于“中国戏曲是去是留”的
1、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2、戏曲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演绎出来的文化精髓 3、戏曲不是流行,流行只有短暂的生命期,可戏曲却是爱就爱一辈子了。4、戏曲是国粹,如果把一个国家的魂都丢了,那还有什么可以坚持的文化?驳:1、中华文化不止一二,戏曲里面体现出来多少?2、戏曲多是传统的文化精髓,...
关于戏曲的问题
昆曲的音乐属曲牌体,共有一千多个曲牌,唱腔婉转细腻,吐字讲究。昆曲的表演载歌载舞,舞蹈化、程式化程度非常高。由於昆曲文词过於典雅,所以在唱段中经常伴以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这就大大增加了表演的难度。昆曲融诗、乐、歌、舞、戏於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
关于戏曲的知识
答:中国戏曲虚拟虚与实、真与假结合即虚主虚实相生;写意性: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3)我国有几大剧种?分别是哪些?答:我国有五大剧种,分别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4)我国戏曲角色分别有哪些?答: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这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