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催收公司冒充法院工作人员给债务人发开庭短信,打开庭电话通知取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11:0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2:25
肯定是构成违法的。
伪造司法机关发送通知,严重损害了国家公权力机关的威信,属于违法行为。
催收人员伪造*发送开庭短信,通知取开庭传票的行为违反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拓展资料:
1.根据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传票一般是以快递形式寄送到当事人手中。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认为已经送达。
3.遇到电话催收的处理办法:
如果遇到电话催收,可以表明钱是要还的让他们给你点时间。正确表面自己的态度,表示有还款意愿,并和他们协商还款时间和减免利息。
互联网金融协会规定催收电话一天不得超过3个,否则就属于违规催收现象。所以,当你在一天中接到同一个平台超过3次的催收电话,你就可以向互联网金融协会对此平台进行投诉或者拒绝接听。
总结来说,遇到电话催收,不要慌,不要怕。不要拒绝接听,友好协商,注意录音保留证据。适当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家人,借款尽量还是去正规平台及银行机构办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3:43
这种行为,肯定是违法的。
没有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下,不论是什么目的,任何人都不能假冒国家工作人员。
拓展资料:所谓的催收公司,就是负责帮银行讨债的第三方公司。因为银行没那么多人力物力去追债,所以当你发生了欠款逾期的话。银行会违法地把你的个人信息透漏给第三方公司,让他们负责通过各种方法向你催收。大家记住,催收公司不属于银行机构,他们获得你的姓名,电话,生日这些信息的渠道,都是违法的!!我们在银行开户的协定当中,明确规定银行是对客户的信息保密,不能随意透漏给第三方机构。所以,催收公司能联系上你,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其次,怎么判断银行真的不是去了*控告呢?很简单,如果是银行作为原告要告你,通知你去开庭的绝对不会是原告的律师或者原告本人,而是*发出的传票。*发传票不是用邮递方式寄去你邮箱,而是像快递那样,必须是你本人签收的。而且是在确认你本人收到传票的情况下,才会确定开庭。你不签收的话,这个庭是不能如期开的。如果你担心自己错过了签收传票,那么*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会在网上公告一段时间后,才择日采取缺席宣判。而不是像短信中那样说,如果当天缺席,马上刑事拘留。
其次不法短信为了装得很*真,往往会包装得很详细,很专业的样子,什么开庭时间,第几审判庭,第几号案子等信息都有炮制出来。但现在*的事务是在网上都能查询的,你直接上当地*的网站查一下那些时间地点有没有案子要审,就能拆穿谎言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1:18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亲,这种情况是构成违法的
伪造司法机关发送通知,严重损害了国家公权力机关的威信,属于违法行为。
提问我可以拒绝还款吗?
回答违反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安全第一,建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避免遭到暴力催收的威胁、恐吓。
提问如果有案件网上应该能查到对吧
回答首先,还款和对方冒充*工作者是两件独立的事情。
网上不一定能查到,要看*公布没有
提问如何确认真假呢
回答一般才进行的起诉是查不到的,一般是案件接受后,下达了判决书,网上才有可能查得到。
提问打电话确认还是网上查询,应该官方可查
回答您可以打电话进行核实
提问案件号有了是不是就可以确认真假呢?
感谢解答谢谢呀!
回答不一定,有可能案件号是乱写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5:17
伪造司法机关发送通知,严重损害了国家公权力机关的威信,属于违法行为。
催收人员伪造*发送开庭短信,通知取开庭传票。违反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第二百八十条 规定【伪造、变造、买*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安全第一,建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避免遭到暴力催收的威胁、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