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号后可以用顿号吗,谢谢各位叔叔阿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8 00:1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2
书名号之间应用顿号点断
理由,同意以下摘抄的观点,即书名号是标号不是点号,没有表示停顿的功能;书名之间要用顿号点断以表示停顿。摘抄见下:
1、 摘抄杨权编著的《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问:带书名号的并列词语之间要不要用顿号?答:对此GB/T15834—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未作明确规定。目前在出版物中也比较混乱,有用的,也有不用的。按本人的观点,带书名号的并列词语就像带引号的并列词语一样,它们之间也应用顿号。因为书名号虽然对并列词语有分隔作用,但它本身是标号而不是点号,没有表示停顿的功能。以下是正确的示例: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个历史剧,其中以《屈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2、摘抄钱进编著的《标点符号规范使用手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在同时使用多个书名号的时候,书名号之间应该使用顿号加以分隔。作为一种符号,书名号本身并没有表示停顿的意思,多个连用时,要么使用连词,要么使用顿号。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1》上有这么个题目:‘我们班这学期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等报刊。’(第5大题第1小题)这里的《中国少年报》与《少年文艺》之间应该用上顿号。如是说书名号也有停顿的意思的话,那么用在‘《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之间的‘和’就显得多余了。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应该是表示并列的意思,因此在《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的两个书名号之间应该用上顿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3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间较短的语音停顿;书名号只表示书名、报刊名、篇目名、歌曲名等等,并不表示停顿,如“《孔乙己》是鲁迅的著名小说”这句中的“孔乙己”三字后读起来是没有停顿的。既然书名号不表示停顿,那么几个书名号连用时就应该加上顿号,如:“《孔乙己》、《故乡》、《祝福》是鲁迅的著名小说。”但是,几个书名号连用时,在客观上存在着停顿作用,如《孔乙己》《故乡》《祝福》是鲁迅著名的小说“,朗读起来,在书名号之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停顿。因此不少人认为这里的顿号可以不用,叶圣陶先生就曾经提出过这一主张。
从大量的语言事实来看,几个书句号连用时,中间用顿号和不用顿号的,长期并存着。请看以下数例:
①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画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许许多多其他著名的画。(秦牧《画蛋·练功》,载《艺海拾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②如《虞美人》《水调歌头》《汉宫春》几首,完全是原文如此……(叶圣陶《<周姜词>序言,载《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③他接连编写出版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春秋故事》 《战国故事》《春秋五霸》 《西汉故事》 《东汉故事》 《前后汉故事新编》 《三国故事新编》 《上下五千年》(由曹余章同志续完,香港版改名为《龙的故(周有光《林汉达先生和语文教育大众化》,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④其中,《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和《康熙字典》这三部工具书,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汉字的归部上各具特色。(冯志伟《评<汉字属性字典>,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语文建设》杂志是国家语委主管的一个研究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问题的权威性一级刊物。就在该刊的同一期上,在连用的书名号之间用不用顿号也很不一致,说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不过笔者认为,当几个书名号之间出现一个“和”字时,最好前面用上顿号。如例④,应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之间加入顿号,或者去掉那个“和”字。“和”用在并列词语之间时即相当于一个顿号,既然后面有“和”字,前面就应该有顿号,否则就相当于三个书名号的前两个之间没有顿号,后两个之间却有顿号,不能让人接受。
“我们班这学期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等报刊”这一句,与例④十分相似,笔者认为,应在画有曲线处加上顿号,或者去掉“和”字。
就新近印行的语文教材来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倾向于在并列连用的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并列连用的引号之间也不用顿号。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xy_jcdy/xydy6/201008/t20100818_663742.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3
书名号之间不用任何标点,如“书桌上摆放着《山海经》《老子》《论语》等书籍”。但是,如果书名号还和其它词语连在一块使用构成一个整体,那要加标点,如“书桌上摆放着李明的《山海经》、张三的《老子》、李四的《论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4
可以
【《XXX》、《XXX》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2
书名号之间应用顿号点断
理由,同意以下摘抄的观点,即书名号是标号不是点号,没有表示停顿的功能;书名之间要用顿号点断以表示停顿。摘抄见下:
1、 摘抄杨权编著的《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问:带书名号的并列词语之间要不要用顿号?答:对此GB/T15834—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未作明确规定。目前在出版物中也比较混乱,有用的,也有不用的。按本人的观点,带书名号的并列词语就像带引号的并列词语一样,它们之间也应用顿号。因为书名号虽然对并列词语有分隔作用,但它本身是标号而不是点号,没有表示停顿的功能。以下是正确的示例: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个历史剧,其中以《屈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2、摘抄钱进编著的《标点符号规范使用手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在同时使用多个书名号的时候,书名号之间应该使用顿号加以分隔。作为一种符号,书名号本身并没有表示停顿的意思,多个连用时,要么使用连词,要么使用顿号。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1》上有这么个题目:‘我们班这学期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等报刊。’(第5大题第1小题)这里的《中国少年报》与《少年文艺》之间应该用上顿号。如是说书名号也有停顿的意思的话,那么用在‘《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之间的‘和’就显得多余了。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应该是表示并列的意思,因此在《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的两个书名号之间应该用上顿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3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间较短的语音停顿;书名号只表示书名、报刊名、篇目名、歌曲名等等,并不表示停顿,如“《孔乙己》是鲁迅的著名小说”这句中的“孔乙己”三字后读起来是没有停顿的。既然书名号不表示停顿,那么几个书名号连用时就应该加上顿号,如:“《孔乙己》、《故乡》、《祝福》是鲁迅的著名小说。”但是,几个书名号连用时,在客观上存在着停顿作用,如《孔乙己》《故乡》《祝福》是鲁迅著名的小说“,朗读起来,在书名号之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停顿。因此不少人认为这里的顿号可以不用,叶圣陶先生就曾经提出过这一主张。
从大量的语言事实来看,几个书句号连用时,中间用顿号和不用顿号的,长期并存着。请看以下数例:
①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画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许许多多其他著名的画。(秦牧《画蛋·练功》,载《艺海拾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②如《虞美人》《水调歌头》《汉宫春》几首,完全是原文如此……(叶圣陶《<周姜词>序言,载《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③他接连编写出版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春秋故事》 《战国故事》《春秋五霸》 《西汉故事》 《东汉故事》 《前后汉故事新编》 《三国故事新编》 《上下五千年》(由曹余章同志续完,香港版改名为《龙的故(周有光《林汉达先生和语文教育大众化》,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④其中,《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和《康熙字典》这三部工具书,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汉字的归部上各具特色。(冯志伟《评<汉字属性字典>,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语文建设》杂志是国家语委主管的一个研究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问题的权威性一级刊物。就在该刊的同一期上,在连用的书名号之间用不用顿号也很不一致,说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不过笔者认为,当几个书名号之间出现一个“和”字时,最好前面用上顿号。如例④,应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之间加入顿号,或者去掉那个“和”字。“和”用在并列词语之间时即相当于一个顿号,既然后面有“和”字,前面就应该有顿号,否则就相当于三个书名号的前两个之间没有顿号,后两个之间却有顿号,不能让人接受。
“我们班这学期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等报刊”这一句,与例④十分相似,笔者认为,应在画有曲线处加上顿号,或者去掉“和”字。
就新近印行的语文教材来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倾向于在并列连用的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并列连用的引号之间也不用顿号。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xy_jcdy/xydy6/201008/t20100818_663742.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2
书名号之间应用顿号点断
理由,同意以下摘抄的观点,即书名号是标号不是点号,没有表示停顿的功能;书名之间要用顿号点断以表示停顿。摘抄见下:
1、 摘抄杨权编著的《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问:带书名号的并列词语之间要不要用顿号?答:对此GB/T15834—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未作明确规定。目前在出版物中也比较混乱,有用的,也有不用的。按本人的观点,带书名号的并列词语就像带引号的并列词语一样,它们之间也应用顿号。因为书名号虽然对并列词语有分隔作用,但它本身是标号而不是点号,没有表示停顿的功能。以下是正确的示例: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个历史剧,其中以《屈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2、摘抄钱进编著的《标点符号规范使用手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在同时使用多个书名号的时候,书名号之间应该使用顿号加以分隔。作为一种符号,书名号本身并没有表示停顿的意思,多个连用时,要么使用连词,要么使用顿号。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1》上有这么个题目:‘我们班这学期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等报刊。’(第5大题第1小题)这里的《中国少年报》与《少年文艺》之间应该用上顿号。如是说书名号也有停顿的意思的话,那么用在‘《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之间的‘和’就显得多余了。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应该是表示并列的意思,因此在《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的两个书名号之间应该用上顿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3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间较短的语音停顿;书名号只表示书名、报刊名、篇目名、歌曲名等等,并不表示停顿,如“《孔乙己》是鲁迅的著名小说”这句中的“孔乙己”三字后读起来是没有停顿的。既然书名号不表示停顿,那么几个书名号连用时就应该加上顿号,如:“《孔乙己》、《故乡》、《祝福》是鲁迅的著名小说。”但是,几个书名号连用时,在客观上存在着停顿作用,如《孔乙己》《故乡》《祝福》是鲁迅著名的小说“,朗读起来,在书名号之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停顿。因此不少人认为这里的顿号可以不用,叶圣陶先生就曾经提出过这一主张。
从大量的语言事实来看,几个书句号连用时,中间用顿号和不用顿号的,长期并存着。请看以下数例:
①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画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许许多多其他著名的画。(秦牧《画蛋·练功》,载《艺海拾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②如《虞美人》《水调歌头》《汉宫春》几首,完全是原文如此……(叶圣陶《<周姜词>序言,载《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③他接连编写出版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春秋故事》 《战国故事》《春秋五霸》 《西汉故事》 《东汉故事》 《前后汉故事新编》 《三国故事新编》 《上下五千年》(由曹余章同志续完,香港版改名为《龙的故(周有光《林汉达先生和语文教育大众化》,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④其中,《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和《康熙字典》这三部工具书,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汉字的归部上各具特色。(冯志伟《评<汉字属性字典>,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语文建设》杂志是国家语委主管的一个研究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问题的权威性一级刊物。就在该刊的同一期上,在连用的书名号之间用不用顿号也很不一致,说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不过笔者认为,当几个书名号之间出现一个“和”字时,最好前面用上顿号。如例④,应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之间加入顿号,或者去掉那个“和”字。“和”用在并列词语之间时即相当于一个顿号,既然后面有“和”字,前面就应该有顿号,否则就相当于三个书名号的前两个之间没有顿号,后两个之间却有顿号,不能让人接受。
“我们班这学期订了《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和《少年科学》等报刊”这一句,与例④十分相似,笔者认为,应在画有曲线处加上顿号,或者去掉“和”字。
就新近印行的语文教材来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倾向于在并列连用的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并列连用的引号之间也不用顿号。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xy_jcdy/xydy6/201008/t20100818_663742.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3
书名号之间不用任何标点,如“书桌上摆放着《山海经》《老子》《论语》等书籍”。但是,如果书名号还和其它词语连在一块使用构成一个整体,那要加标点,如“书桌上摆放着李明的《山海经》、张三的《老子》、李四的《论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4
可以
【《XXX》、《XXX》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3
书名号之间不用任何标点,如“书桌上摆放着《山海经》《老子》《论语》等书籍”。但是,如果书名号还和其它词语连在一块使用构成一个整体,那要加标点,如“书桌上摆放着李明的《山海经》、张三的《老子》、李四的《论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2:14
可以
【《XXX》、《XXX》
书名号后可以用顿号吗,谢谢各位叔叔阿姨!
目前在出版物中也比较混乱,有用的,也有不用的。按本人的观点,带书名号的并列词语就像带引号的并列词语一样,它们之间也应用顿号。因为书名号虽然对并列词语有分隔作用,但它本身是标号而不是点号,没有表示停顿的功能。以下是正确的示例: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
书名号后可以用顿号吗,谢谢各位叔叔阿姨
结论是,书名号之间通常不建议使用顿号。书名号作为标号,其功能主要是区分书籍、文章等特定名称,而非表示停顿。根据两本权威参考书籍的观点,如杨权编著的《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和钱进编著的《标点符号规范使用手册》,尽管GB/T15834—1995国家标准并未明确规定,实践中存在使用顿号的混乱情况,但作者...
书名号后面需要加顿号吗?
不用。连续列举书名,用了书名号,不再添加顿号。示例:《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简介 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为了避免各标点符号使用混乱,一般情况,书名号后面是不加顿号的。在顿号的使用规范...
文字编号:(一)后面是否可以加顿号?
不可以。要不去掉()加顿号,二者只能取其一。为了避免各标点符号使用混乱,一般情况,书名号后面是不加顿号的。这在顿号的使用规范中也有明确规定,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
书名号中间需要加顿号吗?
1. 书名号之间不用加顿号。2. 一般情况下,书名号后面不加顿号,以避免标点符号使用混乱。3. 在顿号使用规范中,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4. 若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后有括注),则可以用顿号。5. 书名号用于标明...
书名号之间可不可以用标点,原因?
一般情况下,书名号后面不加顿号。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1. 连续列举书名,用了书名号,不再添加顿号。例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2. ...
为什么书名号后面不能加顿号?
为了避免各标点符号使用混乱,一般情况,书名号后面是不加顿号的。这在顿号的使用规范中也有明确规定,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书名号后面可以加顿号或逗号吗?
书名号与书名号之间不需要添加任何标点符号,比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用了书名号后就不需要再添加顿号或逗号了。用法:1.书名号应成对使用。2.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用双内用单,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在书写时不能放在一个格子里。3.书名...
书名号之间用顿号吗
书名号之间能否用顿号书名号之间不需要加顿号,通常情况下,名号后面被避免出现标点符号,使用混乱不能加顿号。按照顿号使用规范,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和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不需要使用顿号。如果有其他成分,插入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并列的引号之间,比如书名号或隐语之后还有括注,此种情况可以使用...
书名号前后可打其他标点吗?
以前老教材可以用顿号,现在新课标已经改为不可以了,因为书名号本身就是标点了也起到停顿的作用了,所以不再需要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