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的历史名人有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1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12:57
合阳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黄河中游西侧,平均海拔为 721 米,年平均气温 11.5 ℃,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2008年),辖12镇4乡353个村民委员会。
历史名人
伊尹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辅助外丙、仲壬二王当政。仲壬死后,其侄太甲继位,破坏商汤法制,怠乱国政,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商汤葬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两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其复登王位。伊尹著有《伊尹》、《肆命》、《徂后》等书。临告退,又写成《咸有一德》。年百岁而卒。辅政四朝的伊尹,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今百良乡尹庄为伊尹出生地,莘村为伊尹耕作处。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留有伊尹遗迹多处。莘村南旧秦庄,有伊尹墓,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相传为前代命官省察道。
太 姒
太姒,周文王妃,周武王生母,商代有莘氏(今东王乡莘里村)之女,生卒年无考。《诗经·大雅·大明》载:“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矣,文王嘉止,在邦有子,见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生动记叙了周文王亲娶太姒的情景。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生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文王业绩,重用姜子牙及周公旦,富国强兵,协调诸侯,伐灭商纣,建立周朝。
曹 全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生卒年不详,东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升任右扶风槐里令。胞弟夭亡,曹全弃官归家。灵帝光和六年(183),再举孝廉。光和七年(184年,12月改年号为“中平”),县民郭家响应黄巾起义,关中时势告急。曹全由酒泉福禄长调任合阳县令,*郭家起义,并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嗫治墙屋,列陈市肆,招抚*,存慰老年,出家钱买米面,赈济残疾盲哑。其长女桃斐好制药膏,治愈不少病人。灵帝中平二年(185),门下王敞等人立碑记颂曹全的功德,此碑即素享盛名的汉隶“曹全碑”,现藏省碑林博物馆。
雷 德 骧
(917—991) 雷德骧,字善行,合阳人。五代周太诅广顺三年(953)进士,宋初任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朗、大理寺(管刑狱的官署)丞。因*宰相赵普“擅增刑名”,被贬商州任司户参军,又流放到灵武(今宁夏贺兰山北)。数年后,其子有邻向皇帝诉冤,才得以平反。回京后任秘书丞。宋太宗开宝七年(974)任右谏议大夫,考核朝迁*,敢于直言,受太宗赞赏。太宗淳化二年(991),因其孙孝先有罪被株连,贬为感德军行军司马。死后追复原官衔,并赠给太师荣衔。
雷 简 夫
(1001—?) 雷简夫,字太简,系雷德骧曾孙。早年隐居,宋仁宗康定中为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观察判官,不久去职居长安。时,关中“三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毁坏已久,京兆府推荐简夫治理。先前治理的人,每年用六个县的民夫役作四十天,用梢木几百万,而水不足;简夫役用民夫三十天,梢木减少三分之二,而水有余。后历任坊州(今黄陵)、简州(今四川简阳)、雅州(今四川雅安)、虢州、同州知州,升尚书职方员外郎。简夫在雅州时,识眉山苏洵,读苏洵《洪范论》,二人相见恨晚。苏老泉(即苏洵)携其二子苏轼、苏辙,拜谒简夫,以师事之。简夫遂以书信投老友益州太守张方平、文坛泰斗欧阳修、韩琦等人,推荐“三苏”父子,使其脱颖而出。擅长书法。知雅州途中,经汉中府,时朝迁拔银修筑古蜀道青泥岭段,嘱记此盛事,遂撰文并书《新筑白水路记》碑。又作《江声帖》。
范 燧
(1519—1583) 范燧,字以木,号罗岗,路井镇范家洼人,明世宗嘉靖年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严嵩专权时,范不依附。管理北京崇文门税收,查办偷税漏税,不避权贵;督办淮仓,废除对商船不合理征收;管理运河,粮船按期到京。升任四川按察副使后,加大城墙,整顿保甲,擒拿妖僧,剪除士豪,昭雪冤狱。后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分守洛阳,被他人中伤而引退。回乡后,修学宫,提倡文教;对乡里婚丧困难者,周济甚多。子范垣、范堤、范垠皆文才,均任知县,人称“范氏三凤”,即乡人所传“一母三知县”。
魏 天 命
(1612—1648) 魏天命,皇甫庄乡皇甫庄村人,少习武艺,胆识过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城内槐里人康姬卫等在梁山发动农民起义,杀死知县张延与典史丁同泰。遂与澄城义军首领王执礼、姬宴屋等联结,于顺治三年(1646)率军攻克澄城,杀死知县靳榜,声威大振。后分军两路,康姬卫率北路入城,与清军战于芝川镇,复转战耀县张果老崖,陷入重围,全军壮烈牺牲。魏天命率南路军至朝邑白冢镇(今大荔县安仁镇),被清军所困,兵败被俘。嗣又掐脱缚绑,单骑重返梁山,力图重举。顺治五年(1648)九月,天命外出活动,被知县庄曾明、县丞汪维城侦知,于和家庄中伏被执。解送西安途中,天命笑顾左右说“吾谓成大事封侯,当八座以耀乡里;今乘囚车为尔辈所簇拥,亦如八座矣”。临刑从容,凛然就义。
党 守 素
党守素,坊镇乡灵泉村人,生卒年不详。父母早亡,20岁左右辍学。农闲赶毛驴往返于陕北贬盐。一次,驴、盐被盐吏没收,身遭拘押数日,返乡不成,自投李自成义军“老八队”。屡建战功,升至“威武将军”,封“载侯”,镇守兰州。闯王失败后,与李过、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归明抗清。直到清康熙二、三年(1663—1664)间,南明降清,武帝失败后,党守素同刘宗敏、郝摇旗(后名郝永忠)、刘体仁等在川、鄂、陕交界处继续抗清。后在湖北郧阳、房山的武当山以西至陕西镇安、山阳边界潜伏落户,人称“十三家”。灵泉村后巷南边中间分支祠堂有自成大顺政权所赐“开国元戎”匾,挂于门首(今已不存)。
李 灌
(1601-1676) 李灌,字向若,号连壁,南坂头(新池乡南顺村)人。明崇祯时举人。清兵入关后,渡河到山西为僧,后又返乡。清迁官吏慕名寻访,他避而不见,大门外写对联一别:“清风焉能吹动我,明月何曾不照人。”痛恶变节仕清之人,常以诗文讥讽。为避灾祸,潜入华山采药,有时穿道服在街上行乞,漂泊三十余年。晚年回乡,在乳罗山下挖窑洞居住,种田十数亩维生。著作丰厚,诗文清奇雄宕,惜多散佚,传世之作仅《广瀵堤记》、《嘲同志未终之人》及碑文数篇。曾与老艺人一起,对合阳线偶戏从音乐到舞台表演艺术等,作过一系列重大改革,并亲自编写剧本(已失传),使线偶戏具胡浓郁“悼明”色彩,世称“吊线胡”、“吊明歌”。合阳民间流传有李灌不畏*,伸张正义,滑稽多智,巧斗*的故事,几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雷学谦
雷学谦,字六吉,东王乡夏阳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时进士。任广西桂林推官,以清正闻名。康熙元年(1662),其考选广西道监察御史,为整肃选拔任用*和*旷职渎职行为,向康熙皇帝陈奏时政得失数十条,都被采纳。巡视江浙盐政,受商民拥护。因母去世,弃官回乡。当时,王村瀵常年因雨潦水涨而淹没耕地,遂率众修渠整堰,使泄蓄流畅,灌田多而不复为害。潼关车牛站每年要耗掉合阳百姓银子上万两,其催促知县徐起霖上报,得以免除。卒后墓葬南蔡园村西。
王又旦
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百良乡百良村人。清顺治下五年(1658)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湖广潜江知县。当时,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他革除弊政,招集*,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又建议上级改各县联合修堤为分县划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诿,使湖北免除汉水之患二十余载。同时于潜江建立“传经书院”和“说诗台”,培育人才。康熙二十三年(1684),升使吏部给事中。后到广东主持考试,奏准于盗匪常出没的南海花山建城设县,遂得长治久安。又旦博学能文,诗作尤佳,与京师王渔洋时相唱和,交谊尤契。时,海内言诗者必称“二王”。朱竹坨谓:“又旦诗能兼综汉宋人之长”。著有《黄湄集》十卷。墓在百良村南。
雷敬儿
(1613—1701) 雷敬儿,雷翀之次女,嫁给和阳村秀才史继鲁,人称史夫人。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工诗文,善书法。继鲁早丧,无子。以侄为嗣,为其修建书房,亲写铭文:“天地为屋,江河为沼。古今旦暮,圣贤朋好。具此心眼,以窥奥妙。月明星灿,书声缭绕”。嗣子亦早亡,遗孙三人,雷悉心教养,著有《弥清阁集》,晚年自行烧毁。清乾隆版《合阳县全志》载有她《哭夫》诗一首:“去年灯火共元宵,为我窗前拂翠翘。佳节依然人不见,一轮明月冷迢迢”。民间传抄其织锦回文诗作多首。
康乃心
(1643—1707) 康乃心,字孟谋,号太乙,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康熙三十八年(1609)举人,博学能文,是清初陕西著名诗人。其题留于西安小雁塔僧舍左壁上的《吊秦庄襄王墓》诗(其一):“园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郸鼓瑟应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备受清代大诗人王渔洋赞赏,从此名闻海内。著有《莘野集》、《太乙子》、曾编纂《韩城县志》、《平遥县志》。时有“关中三李(李因笃、李顒、李天生),不如合阳一康”之说。
钱万选
钱万选,字子华,江苏长兴人,贡生,生卒年不详。清康熙四十年(1701)任合阳知县,为政宽和,以教养为务。初到任时,即召请名士经常讲论学问。设社学数十处,振兴合阳教育。编《合阳县志》十卷,体例有所更新,但合阳绅士“不以为然”。离任后,择存精要,改名《宰莘退食录》自费刊印。
张大有
(1675—1730) 张大有,字书登,又字火天,城关镇西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殿试受卷官,因上书陈述科场积弊,降为国子监助教。后历任奉天府丞、顺天府丞、左佥都御史、太常侍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并代理兵部尚书。任漕运总督时,亲临河道整顿漕政,提出“建石坝,修水势;编船次,均运量;明约束,绝奸宄;选材任,惩侵渔”八条良策。又裁减冗员,分帮兑运,实行轮换,使弊绝风清,漕运畅通,官民受利。众赞曰:“九载漕运,一尘不染,可谓绝后空前”。死后谥“文敬”。著有《黄门诗集》、《绿槐堂文集》、《漕政简明书》等,惜其俱失。墓地在县城北门外张家墩。
褚 峻
褚峻,字千峰,甘井乡万年村人,生卒年不详。擅长雕刻,以拓售碑帖为业。乾隆六年(1741)摹成《金石图》四册,为学者所珍视。本县书法家党晴梵在《华云杂记》中说:“褚氏《金石图》共四册,册高一尺二寸,阔七寸。缩丰碑巨于尽天寸地中,圭跃花纹,无不历历,洵能手也。不惟文字摹刻极小而致,题跋亦整洁可爱,考据尤精赅详明”。著有《金石经眼录》四卷,为乾隆嘉庆时金石名著。
康 嵘
康嵘,字荣山,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清道光年间生员,生卒年无考。为人刚直磊落,不同流俗。知县沈寿曾(浙江桐乡人)诌上虐下,贪婪不法。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旱,合民大饥,沈寿曾除催交当年赋粮外,又严督乡民交纳旧欠的“出陈易新”仓麦,引起百姓哄堂,沈章以叛民报府,扩大事态,致县西王村十五人系狱,五人刑毙狱中。又有郭家坡富室郭维元代催里粮,沈以郭私用朱笔填改拘票姓名为由,将其拘捕,索贿银一千三百五十两保释。康嵘愤其不法,乃联络受害家属数人,直至臬司投状控告。讵料臬、府、州、县上下作弊,反坐康诬陷,连其子纯熙一并系狱,大刑威*,迫康就范。经翰林王凤翔说合,康始得出狱。后受大荔段述之资助,赴京上控,费时三载,历经艰险,终于咸丰元年(1851)告御状得准。咸丰皇帝御批:“沈寿曾胡作妄为,杖一百,发流新疆;各官一并交部议处;受害乡民酌予抚恤。”合阳人状其所为,曾编《康嵘告御状》一剧,遐迩流传。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号常惭愧僧,俗家姓赵名丹桂,又名圣量,孟支乡赤城东村人。幼随胞兄习儒经,涉猎释教经典,矢志参拂。光绪 四年(1878),舍家离俗,入西安慈恩寺听经。光绪七年(1881),至终南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度为僧,道号印光。次年,入双溪寺印海定律师座下受具。初,于湖北竹溪莲花寺充照客时,得读《龙舒净土经》残本,悟其精妙,一以净土为归。光绪十二年(1886),前往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宗三年。其间,曾告假朝拜,山西五台山文殊师利道场,回寺后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并於诵经之余,研读三藏教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光绪十六年(1890),至北京龙泉寺家“行堂”(为僧众盛饭菜的僧人)。光绪十七年(1891),住北京圆广寺。光绪十九年(1893),应入京请藏经的化闻和尚之邀,赴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居藏经楼,主理藏经。光绪二十三年(1897),受请为法雨寺僧众开讲《弥陀便蒙钞》一座。此后,於法雨寺珠宝殿侧闭关两期六年,终日不出房门,由人送饭食诵经念佛,而学行倍进。光绪三十年(1904),为温州头陀寺入都请藏毕仍住法雨寺经楼。*7年(1918)至18年(1929)间,数赴上海、弘扬净土宗,多寓太平寺。*19年(1930),赴苏州报国寺闭关,指导创办灵岩净土宗第二念佛道场。*26年(1937),移住灵岩,至29年(1940)农历十一月初四日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坐化,享年80岁,僧腊六十载。其舍利子分置各寺,被尊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一生著述甚丰,遗著有《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文钞》二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生前自奉俭约,乐善好施,曾募捐修建法雨寺、上海慈幼院等;先后於*15年(1926)、24年(1935)、25年(1936)三次为陕西、绥远赈灾,共捐款8000元之多;*十八年(1929),专为家乡东、西赤城村施赈1600元。
师集贤
师集贤,乳名道立,笔名路冷,城关镇东安家庄人。幼年丧父母,由督父母抚养*。1917年由合阳高小毕业,考入西安成德中学。1921年考入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习美工。受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思想熏陶,于1922年参加反*教运动,加入中国*党。1924年上海大学毕业回西安,先后在西安美术学校、西安中山中学任教,以诗画宣传*思想。 1927年春,蒋介石叛变*,师集贤于1928年随同进步人士王复初至南京审计院任办事员,从事*地下交通工作,经常为*南京*任曜(任雪涛)传递秘密文件。与进步知识分子李卓如、崔斗山等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长诗《谁是我的妈妈》,揭露封建社会罪恶,倾吐劳动群众的苦衷。**局疑其为*党员,捕之入狱,经审计院科长邵师周保释出狱。 1930年,上海复旦大学地下党员刘高天(合阳人),因执行李立三“左”倾路线受到党内批评,暂居师处。当时,同乡友好王子宜、雷仲山、屈仰之、习志合和杨佩韦等进步师生亦常来师的寓所。当年署期,*特务在邮局发现一封写有“师路冷女士转芦冷影女士”(芦冷影是刘高天化名)字样的挂号信,便化装邮差,将信送到师集贤住处。刘高天接信,未及拆阅,特务多人入室,持*威*、查问。师集贤下班返寓途中闻听特务进室搜查,想到刘高天才入党,年轻经验少,其他几位同志都是进步学生,当即挺身进家,面对特务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房主,有事我一人承担,和同乡于年们无关!”特务把师集贤、刘高天等七人逮押至*南京卫戊司令部。在狱中,法官故作怜悯说:“你是青年诗人,不过为女子所误,为爱情死而无益。只要你供出她的住处,你与朋友都可获释”。师集贤说:“刘女士认为我可靠,赐令转信,我若抛她,何以为人?》今犯到你手里,死而后己!”经反复抗争,其他六人保释出狱。分手时师集贤告诉刘高天:“善自奋斗,勿找任何人”。请你替我见王先生(王复初)一面,传话‘母勿念,此生再见十有九无望,永别了。'” 1930年9月23日,师集贤就义于南京雨花亭。著名人士王复初及集贤的同乡、战友,将师集贤遗体安葬于雨花台三藏殿附近的西北坡。王复初题字立碑:“关中师道立之墓”。
党晴梵
(1885—1966) 党晴梵,名云,号待庐,坊镇乡灵泉村人。清末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任同州师范、同州中学等校教员。*4年(1915)加入陕西靖*讨袁,初任总部秘书长,继任第一路军参谋长,交游广而恃才傲物。在此期间,先后任西安行营设计委员、西安高级中学和西安商业专科学校教员。22年(1933)任合阳中学校长,延聘进步教师,购置理化实验仪器,编印校刊,使学风为之一新。*33年(1944),从西安返县,任合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曾连续揭发县军事科和华潼师管区180兵役舞弊案及八区专员蒋坚忍白宜公路舞弊案。34年(1945),在县临时会大门外张贴“立即停止征实”、“立即撤销战时征兵机构”等巨幅标语,*新任*周鸿软硬兼施,迫其施弃竞选县参议长和省参议员权利。后被免去县临时参议会议长职务。1947年春节,灵泉村耍“射覆”,党亲撰“庆祝胜利”、“化行北国”、“时髦作风”、“典型人物”和“我们希望”五阙二十目文联故事,旨在揭露*腐朽黑暗。194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任边区*参议。西安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教授,当选省政协二、三届副*及省三届*。“文化大*”初*害致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著有《先秦思想史论略》、《中国文字学概论》和《待庐丛书》等多卷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12:58
伊尹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辅助外丙、仲壬二王当政。仲壬死后,其侄太甲继位,破坏商汤法制,怠乱国政,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商汤葬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两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其复登王位。伊尹著有《伊尹》、《肆命》、《徂后》等书。临告退,又写成《咸有一德》。年百岁而卒。辅政四朝的伊尹,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今百良乡尹庄为伊尹出生地,莘村为伊尹耕作处。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留有伊尹遗迹多处。莘村南旧秦庄,有伊尹墓,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相传为前代命官省察道。
太 姒
太姒,周文王妃,周武王生母,商代有莘氏(今东王乡莘里村)之女,生卒年无考。《诗经·大雅·大明》载:“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矣,文王嘉止,在邦有子,见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生动记叙了周文王亲娶太姒的情景。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生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文王业绩,重用姜子牙及周公旦,富国强兵,协调诸侯,伐灭商纣,建立周朝。
曹 全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生卒年不详,东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升任右扶风槐里令。胞弟夭亡,曹全弃官归家。灵帝光和六年(183),再举孝廉。光和七年(184年,12月改年号为“中平”),县民郭家响应黄巾起义,关中时势告急。曹全由酒泉福禄长调任合阳县令,*郭家起义,并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嗫治墙屋,列陈市肆,招抚*,存慰老年,出家钱买米面,赈济残疾盲哑。其长女桃斐好制药膏,治愈不少病人。灵帝中平二年(185),门下王敞等人立碑记颂曹全的功德,此碑即素享盛名的汉隶“曹全碑”,现藏省碑林博物馆。
雷 德 骧
(917—991) 雷德骧,字善行,合阳人。五代周太诅广顺三年(953)进士,宋初任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朗、大理寺(管刑狱的官署)丞。因*宰相赵普“擅增刑名”,被贬商州任司户参军,又流放到灵武(今宁夏贺兰山北)。数年后,其子有邻向皇帝诉冤,才得以平反。回京后任秘书丞。宋太宗开宝七年(974)任右谏议大夫,考核朝迁*,敢于直言,受太宗赞赏。太宗淳化二年(991),因其孙孝先有罪被株连,贬为感德军行军司马。死后追复原官衔,并赠给太师荣衔。
雷 简 夫
(1001—?) 雷简夫,字太简,系雷德骧曾孙。早年隐居,宋仁宗康定中为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观察判官,不久去职居长安。时,关中“三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毁坏已久,京兆府推荐简夫治理。先前治理的人,每年用六个县的民夫役作四十天,用梢木几百万,而水不足;简夫役用民夫三十天,梢木减少三分之二,而水有余。后历任坊州(今黄陵)、简州(今四川简阳)、雅州(今四川雅安)、虢州、同州知州,升尚书职方员外郎。简夫在雅州时,识眉山苏洵,读苏洵《洪范论》,二人相见恨晚。苏老泉(即苏洵)携其二子苏轼、苏辙,拜谒简夫,以师事之。简夫遂以书信投老友益州太守张方平、文坛泰斗欧阳修、韩琦等人,推荐“三苏”父子,使其脱颖而出。擅长书法。知雅州途中,经汉中府,时朝迁拔银修筑古蜀道青泥岭段,嘱记此盛事,遂撰文并书《新筑白水路记》碑。又作《江声帖》。
范 燧
(1519—1583) 范燧,字以木,号罗岗,路井镇范家洼人,明世宗嘉靖年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严嵩专权时,范不依附。管理北京崇文门税收,查办偷税漏税,不避权贵;督办淮仓,废除对商船不合理征收;管理运河,粮船按期到京。升任四川按察副使后,加大城墙,整顿保甲,擒拿妖僧,剪除士豪,昭雪冤狱。后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分守洛阳,被他人中伤而引退。回乡后,修学宫,提倡文教;对乡里婚丧困难者,周济甚多。子范垣、范堤、范垠皆文才,均任知县,人称“范氏三凤”,即乡人所传“一母三知县”。
魏 天 命
(1612—1648) 魏天命,皇甫庄乡皇甫庄村人,少习武艺,胆识过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城内槐里人康姬卫等在梁山发动农民起义,杀死知县张延与典史丁同泰。遂与澄城义军首领王执礼、姬宴屋等联结,于顺治三年(1646)率军攻克澄城,杀死知县靳榜,声威大振。后分军两路,康姬卫率北路入城,与清军战于芝川镇,复转战耀县张果老崖,陷入重围,全军壮烈牺牲。魏天命率南路军至朝邑白冢镇(今大荔县安仁镇),被清军所困,兵败被俘。嗣又掐脱缚绑,单骑重返梁山,力图重举。顺治五年(1648)九月,天命外出活动,被知县庄曾明、县丞汪维城侦知,于和家庄中伏被执。解送西安途中,天命笑顾左右说“吾谓成大事封侯,当八座以耀乡里;今乘囚车为尔辈所簇拥,亦如八座矣”。临刑从容,凛然就义。
党 守 素
党守素,坊镇乡灵泉村人,生卒年不详。父母早亡,20岁左右辍学。农闲赶毛驴往返于陕北贬盐。一次,驴、盐被盐吏没收,身遭拘押数日,返乡不成,自投李自成义军“老八队”。屡建战功,升至“威武将军”,封“载侯”,镇守兰州。闯王失败后,与李过、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归明抗清。直到清康熙二、三年(1663—1664)间,南明降清,武帝失败后,党守素同刘宗敏、郝摇旗(后名郝永忠)、刘体仁等在川、鄂、陕交界处继续抗清。后在湖北郧阳、房山的武当山以西至陕西镇安、山阳边界潜伏落户,人称“十三家”。灵泉村后巷南边中间分支祠堂有自成大顺政权所赐“开国元戎”匾,挂于门首(今已不存)。
李 灌
(1601-1676) 李灌,字向若,号连壁,南坂头(新池乡南顺村)人。明崇祯时举人。清兵入关后,渡河到山西为僧,后又返乡。清迁官吏慕名寻访,他避而不见,大门外写对联一别:“清风焉能吹动我,明月何曾不照人。”痛恶变节仕清之人,常以诗文讥讽。为避灾祸,潜入华山采药,有时穿道服在街上行乞,漂泊三十余年。晚年回乡,在乳罗山下挖窑洞居住,种田十数亩维生。著作丰厚,诗文清奇雄宕,惜多散佚,传世之作仅《广瀵堤记》、《嘲同志未终之人》及碑文数篇。曾与老艺人一起,对合阳线偶戏从音乐到舞台表演艺术等,作过一系列重大改革,并亲自编写剧本(已失传),使线偶戏具胡浓郁“悼明”色彩,世称“吊线胡”、“吊明歌”。合阳民间流传有李灌不畏*,伸张正义,滑稽多智,巧斗*的故事,几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雷学谦
雷学谦,字六吉,东王乡夏阳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时进士。任广西桂林推官,以清正闻名。康熙元年(1662),其考选广西道监察御史,为整肃选拔任用*和*旷职渎职行为,向康熙皇帝陈奏时政得失数十条,都被采纳。巡视江浙盐政,受商民拥护。因母去世,弃官回乡。当时,王村瀵常年因雨潦水涨而淹没耕地,遂率众修渠整堰,使泄蓄流畅,灌田多而不复为害。潼关车牛站每年要耗掉合阳百姓银子上万两,其催促知县徐起霖上报,得以免除。卒后墓葬南蔡园村西。
王又旦
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百良乡百良村人。清顺治下五年(1658)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湖广潜江知县。当时,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他革除弊政,招集*,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又建议上级改各县联合修堤为分县划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诿,使湖北免除汉水之患二十余载。同时于潜江建立“传经书院”和“说诗台”,培育人才。康熙二十三年(1684),升使吏部给事中。后到广东主持考试,奏准于盗匪常出没的南海花山建城设县,遂得长治久安。又旦博学能文,诗作尤佳,与京师王渔洋时相唱和,交谊尤契。时,海内言诗者必称“二王”。朱竹坨谓:“又旦诗能兼综汉宋人之长”。著有《黄湄集》十卷。墓在百良村南。
雷敬儿
(1613—1701) 雷敬儿,雷翀之次女,嫁给和阳村秀才史继鲁,人称史夫人。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工诗文,善书法。继鲁早丧,无子。以侄为嗣,为其修建书房,亲写铭文:“天地为屋,江河为沼。古今旦暮,圣贤朋好。具此心眼,以窥奥妙。月明星灿,书声缭绕”。嗣子亦早亡,遗孙三人,雷悉心教养,著有《弥清阁集》,晚年自行烧毁。清乾隆版《合阳县全志》载有她《哭夫》诗一首:“去年灯火共元宵,为我窗前拂翠翘。佳节依然人不见,一轮明月冷迢迢”。民间传抄其织锦回文诗作多首。
康乃心
(1643—1707) 康乃心,字孟谋,号太乙,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康熙三十八年(1609)举人,博学能文,是清初陕西著名诗人。其题留于西安小雁塔僧舍左壁上的《吊秦庄襄王墓》诗(其一):“园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郸鼓瑟应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备受清代大诗人王渔洋赞赏,从此名闻海内。著有《莘野集》、《太乙子》、曾编纂《韩城县志》、《平遥县志》。时有“关中三李(李因笃、李顒、李天生),不如合阳一康”之说。
钱万选
钱万选,字子华,江苏长兴人,贡生,生卒年不详。清康熙四十年(1701)任合阳知县,为政宽和,以教养为务。初到任时,即召请名士经常讲论学问。设社学数十处,振兴合阳教育。编《合阳县志》十卷,体例有所更新,但合阳绅士“不以为然”。离任后,择存精要,改名《宰莘退食录》自费刊印。
张大有
(1675—1730) 张大有,字书登,又字火天,城关镇西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殿试受卷官,因上书陈述科场积弊,降为国子监助教。后历任奉天府丞、顺天府丞、左佥都御史、太常侍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并代理兵部尚书。任漕运总督时,亲临河道整顿漕政,提出“建石坝,修水势;编船次,均运量;明约束,绝奸宄;选材任,惩侵渔”八条良策。又裁减冗员,分帮兑运,实行轮换,使弊绝风清,漕运畅通,官民受利。众赞曰:“九载漕运,一尘不染,可谓绝后空前”。死后谥“文敬”。著有《黄门诗集》、《绿槐堂文集》、《漕政简明书》等,惜其俱失。墓地在县城北门外张家墩。
褚 峻
褚峻,字千峰,甘井乡万年村人,生卒年不详。擅长雕刻,以拓售碑帖为业。乾隆六年(1741)摹成《金石图》四册,为学者所珍视。本县书法家党晴梵在《华云杂记》中说:“褚氏《金石图》共四册,册高一尺二寸,阔七寸。缩丰碑巨于尽天寸地中,圭跃花纹,无不历历,洵能手也。不惟文字摹刻极小而致,题跋亦整洁可爱,考据尤精赅详明”。著有《金石经眼录》四卷,为乾隆嘉庆时金石名著。
康 嵘
康嵘,字荣山,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清道光年间生员,生卒年无考。为人刚直磊落,不同流俗。知县沈寿曾(浙江桐乡人)诌上虐下,贪婪不法。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旱,合民大饥,沈寿曾除催交当年赋粮外,又严督乡民交纳旧欠的“出陈易新”仓麦,引起百姓哄堂,沈章以叛民报府,扩大事态,致县西王村十五人系狱,五人刑毙狱中。又有郭家坡富室郭维元代催里粮,沈以郭私用朱笔填改拘票姓名为由,将其拘捕,索贿银一千三百五十两保释。康嵘愤其不法,乃联络受害家属数人,直至臬司投状控告。讵料臬、府、州、县上下作弊,反坐康诬陷,连其子纯熙一并系狱,大刑威*,迫康就范。经翰林王凤翔说合,康始得出狱。后受大荔段述之资助,赴京上控,费时三载,历经艰险,终于咸丰元年(1851)告御状得准。咸丰皇帝御批:“沈寿曾胡作妄为,杖一百,发流新疆;各官一并交部议处;受害乡民酌予抚恤。”合阳人状其所为,曾编《康嵘告御状》一剧,遐迩流传。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号常惭愧僧,俗家姓赵名丹桂,又名圣量,孟支乡赤城东村人。幼随胞兄习儒经,涉猎释教经典,矢志参拂。光绪 四年(1878),舍家离俗,入西安慈恩寺听经。光绪七年(1881),至终南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度为僧,道号印光。次年,入双溪寺印海定律师座下受具。初,于湖北竹溪莲花寺充照客时,得读《龙舒净土经》残本,悟其精妙,一以净土为归。光绪十二年(1886),前往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宗三年。其间,曾告假朝拜,山西五台山文殊师利道场,回寺后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并於诵经之余,研读三藏教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光绪十六年(1890),至北京龙泉寺家“行堂”(为僧众盛饭菜的僧人)。光绪十七年(1891),住北京圆广寺。光绪十九年(1893),应入京请藏经的化闻和尚之邀,赴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居藏经楼,主理藏经。光绪二十三年(1897),受请为法雨寺僧众开讲《弥陀便蒙钞》一座。此后,於法雨寺珠宝殿侧闭关两期六年,终日不出房门,由人送饭食诵经念佛,而学行倍进。光绪三十年(1904),为温州头陀寺入都请藏毕仍住法雨寺经楼。*7年(1918)至18年(1929)间,数赴上海、弘扬净土宗,多寓太平寺。*19年(1930),赴苏州报国寺闭关,指导创办灵岩净土宗第二念佛道场。*26年(1937),移住灵岩,至29年(1940)农历十一月初四日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坐化,享年80岁,僧腊六十载。其舍利子分置各寺,被尊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一生著述甚丰,遗著有《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文钞》二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生前自奉俭约,乐善好施,曾募捐修建法雨寺、上海慈幼院等;先后於*15年(1926)、24年(1935)、25年(1936)三次为陕西、绥远赈灾,共捐款8000元之多;*十八年(1929),专为家乡东、西赤城村施赈1600元。
师集贤
师集贤,乳名道立,笔名路冷,城关镇东安家庄人。幼年丧父母,由督父母抚养*。1917年由合阳高小毕业,考入西安成德中学。1921年考入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习美工。受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思想熏陶,于1922年参加反*教运动,加入中国*党。1924年上海大学毕业回西安,先后在西安美术学校、西安中山中学任教,以诗画宣传*思想。 1927年春,蒋介石叛变*,师集贤于1928年随同进步人士王复初至南京审计院任办事员,从事*地下交通工作,经常为*南京*任曜(任雪涛)传递秘密文件。与进步知识分子李卓如、崔斗山等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长诗《谁是我的妈妈》,揭露封建社会罪恶,倾吐劳动群众的苦衷。**局疑其为*党员,捕之入狱,经审计院科长邵师周保释出狱。 1930年,上海复旦大学地下党员刘高天(合阳人),因执行李立三“左”倾路线受到党内批评,暂居师处。当时,同乡友好王子宜、雷仲山、屈仰之、习志合和杨佩韦等进步师生亦常来师的寓所。当年署期,*特务在邮局发现一封写有“师路冷女士转芦冷影女士”(芦冷影是刘高天化名)字样的挂号信,便化装邮差,将信送到师集贤住处。刘高天接信,未及拆阅,特务多人入室,持*威*、查问。师集贤下班返寓途中闻听特务进室搜查,想到刘高天才入党,年轻经验少,其他几位同志都是进步学生,当即挺身进家,面对特务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房主,有事我一人承担,和同乡于年们无关!”特务把师集贤、刘高天等七人逮押至*南京卫戊司令部。在狱中,法官故作怜悯说:“你是青年诗人,不过为女子所误,为爱情死而无益。只要你供出她的住处,你与朋友都可获释”。师集贤说:“刘女士认为我可靠,赐令转信,我若抛她,何以为人?》今犯到你手里,死而后己!”经反复抗争,其他六人保释出狱。分手时师集贤告诉刘高天:“善自奋斗,勿找任何人”。请你替我见王先生(王复初)一面,传话‘母勿念,此生再见十有九无望,永别了。'” 1930年9月23日,师集贤就义于南京雨花亭。著名人士王复初及集贤的同乡、战友,将师集贤遗体安葬于雨花台三藏殿附近的西北坡。王复初题字立碑:“关中师道立之墓”。
党晴梵
(1885—1966) 党晴梵,名云,号待庐,坊镇乡灵泉村人。清末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任同州师范、同州中学等校教员。*4年(1915)加入陕西靖*讨袁,初任总部秘书长,继任第一路军参谋长,交游广而恃才傲物。在此期间,先后任西安行营设计委员、西安高级中学和西安商业专科学校教员。22年(1933)任合阳中学校长,延聘进步教师,购置理化实验仪器,编印校刊,使学风为之一新。*33年(1944),从西安返县,任合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曾连续揭发县军事科和华潼师管区180兵役舞弊案及八区专员蒋坚忍白宜公路舞弊案。34年(1945),在县临时会大门外张贴“立即停止征实”、“立即撤销战时征兵机构”等巨幅标语,*新任*周鸿软硬兼施,迫其施弃竞选县参议长和省参议员权利。后被免去县临时参议会议长职务。1947年春节,灵泉村耍“射覆”,党亲撰“庆祝胜利”、“化行北国”、“时髦作风”、“典型人物”和“我们希望”五阙二十目文联故事,旨在揭露*腐朽黑暗。194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任边区*参议。西安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教授,当选省政协二、三届副*及省三届*。“文化大*”初*害致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著有《先秦思想史论略》、《中国文字学概论》和《待庐丛书》等多卷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12:58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在世界影响颇大!《印光文钞》被翻译成4国语言广为流传!
1940年他安详坐逝。1941年,他的弟子辈及上海缁素,在上海净业社的觉园,成立了“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刊印他的遗著,发行《弘化月刊》,宣扬净土宗念佛法门。
伊 尹(约公元前16世纪)
伊尹,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毫(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辅助外丙、仲壬二王当政。仲壬死后,其侄太甲继位,破坏商汤法制,怠乱国政,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商汤葬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两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其复登王位。伊尹著有《伊尹》、《肆命》、《徂后》等书。临告退,又写成《咸有一德》。年百岁而卒。辅政四朝的伊尹,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今百良乡尹庄为伊尹出生地,莘村为伊尹耕作处。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留有伊尹遗迹多处。莘村南旧秦庄,有伊尹墓,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相传为前代命官省察道。
太 姒
太姒,周文王妃,周武王生母,商代有莘氏(今东王乡莘里村)之女,生卒年无考。《诗经·大雅·大明》载:“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矣,文王嘉止,在邦有子,见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生动记叙了周文王亲娶太姒的情景。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生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文王业绩,重用姜子牙及周公旦,富国强兵,协调诸侯,伐灭商纣,建立周朝。
曹 全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生卒年不详,东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升任右扶风槐里令。胞弟夭亡,曹全弃官归家。灵帝光和六年(183),再举孝廉。光和七年(184年,12月改年号为“中平”),县民郭家响应黄巾起义,关中时势告急。曹全由酒泉福禄长调任合阳县令,*郭家起义,并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嗫治墙屋,列陈市肆,招抚*,存慰老年,出家钱买米面,赈济残疾盲哑。其长女桃斐好制药膏,治愈不少病人。灵帝中平二年(185),门下王敞等人立碑记颂曹全的功德,此碑即素享盛名的汉隶“曹全碑”,现藏省碑林博物馆。
雷 德 骧(917—991)
雷德骧,字善行,合阳人。五代周太诅广顺三年(953)进士,宋初任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朗、大理寺(管刑狱的官署)丞。因*宰相赵普“擅增刑名”,被贬商州任司户参军,又流放到灵武(今宁夏贺兰山北)。数年后,其子有邻向皇帝诉冤,才得以平反。回京后任秘书丞。宋太宗开宝七年(974)任右谏议大夫,考核朝迁*,敢于直言,受太宗赞赏。太宗淳化二年(991),因其孙孝先有罪被株连,贬为感德军行军司马。死后追复原官衔,并赠给太师荣衔。
雷 简 夫(1001—?)
雷简夫,字太简,系雷德骧曾孙。早年隐居,宋仁宗康定中为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观察判官,不久去职居长安。时,关中“三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毁坏已久,京兆府推荐简夫治理。先前治理的人,每年用六个县的民夫役作四十天,用梢木几百万,而水不足;简夫役用民夫三十天,梢木减少三分之二,而水有余。后历任坊州(今黄陵)、简州(今四川简阳)、雅州(今四川雅安)、虢州、同州知州,升尚书职方员外郎。简夫在雅州时,识眉山苏洵,读苏洵《洪范论》,二人相见恨晚。苏老泉(即苏洵)携其二子苏轼、苏辙,拜谒简夫,以师事之。简夫遂以书信投老友益州太守张方平、文坛泰斗欧阳修、韩琦等人,推荐“三苏”父子,使其脱颖而出。擅长书法。知雅州途中,经汉中府,时朝迁拔银修筑古蜀道青泥岭段,嘱记此盛事,遂撰文并书《新筑白水路记》碑。又作《江声帖》。
范 燧(1519—1583)
范燧,字以木,号罗岗,路井镇范家洼人,明世宗嘉靖年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严嵩专权时,范不依附。管理北京崇文门税收,查办偷税漏税,不避权贵;督办淮仓,废除对商船不合理征收;管理运河,粮船按期到京。升任四川按察副使后,加大城墙,整顿保甲,擒拿妖僧,剪除士豪,昭雪冤狱。后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分守洛阳,被他人中伤而引退。回乡后,修学宫,提倡文教;对乡里婚丧困难者,周济甚多。子范垣、范堤、范垠皆文才,均任知县,人称“范氏三凤”,即乡人所传“一母三知县”。
魏 天 命(1612—1648)
魏天命,皇甫庄乡皇甫庄村人,少习武艺,胆识过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城内槐里人康姬卫等在梁山发动农民起义,杀死知县张延与典史丁同泰。遂与澄城义军首领王执礼、姬宴屋等联结,于顺治三年(1646)率军攻克澄城,杀死知县靳榜,声威大振。后分军两路,康姬卫率北路入城,与清军战于芝川镇,复转战耀县张果老崖,陷入重围,全军壮烈牺牲。魏天命率南路军至朝邑白冢镇(今大荔县安仁镇),被清军所困,兵败被俘。嗣又掐脱缚绑,单骑重返梁山,力图重举。顺治五年(1648)九月,天命外出活动,被知县庄曾明、县丞汪维城侦知,于和家庄中伏被执。解送西安途中,天命笑顾左右说“吾谓成大事封侯,当八座以耀乡里;今乘囚车为尔辈所簇拥,亦如八座矣”。临刑从容,凛然就义。
党 守 素
党守素,坊镇乡灵泉村人,生卒年不详。父母早亡,20岁左右辍学。农闲赶毛驴往返于陕北贬盐。一次,驴、盐被盐吏没收,身遭拘押数日,返乡不成,自投李自成义军“老八队”。屡建战功,升至“威武将军”,封“载侯”,镇守兰州。闯王失败后,与李过、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归明抗清。直到清康熙二、三年(1663—1664)间,南明降清,武帝失败后,党守素同刘宗敏、郝摇旗(后名郝永忠)、刘体仁等在川、鄂、陕交界处继续抗清。后在湖北郧阳、房山的武当山以西至陕西镇安、山阳边界潜伏落户,人称“十三家”。灵泉村后巷南边中间分支祠堂有自成大顺政权所赐“开国元戎”匾,挂于门首(今已不存)。
李 灌(1601-1676)
李灌,字向若,号连壁,南坂头(新池乡南顺村)人。明崇祯时举人。清兵入关后,渡河到山西为僧,后又返乡。清迁官吏慕名寻访,他避而不见,大门外写对联一别:“清风焉能吹动我,明月何曾不照人。”痛恶变节仕清之人,常以诗文讥讽。为避灾祸,潜入华山采药,有时穿道服在街上行乞,漂泊三十余年。晚年回乡,在乳罗山下挖窑洞居住,种田十数亩维生。著作丰厚,诗文清奇雄宕,惜多散佚,传世之作仅《广瀵堤记》、《嘲同志未终之人》及碑文数篇。曾与老艺人一起,对合阳线偶戏从音乐到舞台表演艺术等,作过一系列重大改革,并亲自编写剧本(已失传),使线偶戏具胡浓郁“悼明”色彩,世称“吊线胡”、“吊明歌”。合阳民间流传有李灌不畏*,伸张正义,滑稽多智,巧斗*的故事,几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雷学谦
雷学谦,字六吉,东王乡夏阳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时进士。任广西桂林推官,以清正闻名。康熙元年(1662),其考选广西道监察御史,为整肃选拔任用*和*旷职渎职行为,向康熙皇帝陈奏时政得失数十条,都被采纳。巡视江浙盐政,受商民拥护。因母去世,弃官回乡。当时,王村瀵常年因雨潦水涨而淹没耕地,遂率众修渠整堰,使泄蓄流畅,灌田多而不复为害。潼关车牛站每年要耗掉合阳百姓银子上万两,其催促知县徐起霖上报,得以免除。卒后墓葬南蔡园村西。
王又旦
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百良乡百良村人。清顺治下五年(1658)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湖广潜江知县。当时,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他革除弊政,招集*,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又建议上级改各县联合修堤为分县划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诿,使湖北免除汉水之患二十余载。同时于潜江建立“传经书院”和“说诗台”,培育人才。康熙二十三年(1684),升使吏部给事中。后到广东主持考试,奏准于盗匪常出没的南海花山建城设县,遂得长治久安。又旦博学能文,诗作尤佳,与京师王渔洋时相唱和,交谊尤契。时,海内言诗者必称“二王”。朱竹坨谓:“又旦诗能兼综汉宋人之长”。著有《黄湄集》十卷。墓在百良村南。
雷敬儿(1613—1701)
雷敬儿,雷翀之次女,嫁给和阳村秀才史继鲁,人称史夫人。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工诗文,善书法。继鲁早丧,无子。以侄为嗣,为其修建书房,亲写铭文:“天地为屋,江河为沼。古今旦暮,圣贤朋好。具此心眼,以窥奥妙。月明星灿,书声缭绕”。嗣子亦早亡,遗孙三人,雷悉心教养,著有《弥清阁集》,晚年自行烧毁。清乾隆版《合阳县全志》载有她《哭夫》诗一首:“去年灯火共元宵,为我窗前拂翠翘。佳节依然人不见,一轮明月冷迢迢”。民间传抄其织锦回文诗作多首。
康乃心(1643—1707)
康乃心,字孟谋,号太乙,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康熙三十八年(1609)举人,博学能文,是清初陕西著名诗人。其题留于西安小雁塔僧舍左壁上的《吊秦庄襄王墓》诗(其一):“园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郸鼓瑟应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备受清代大诗人王渔洋赞赏,从此名闻海内。著有《莘野集》、《太乙子》、曾编纂《韩城县志》、《平遥县志》。时有“关中三李(李因笃、李顒、李天生),不如合阳一康”之说。
钱万选
钱万选,字子华,江苏长兴人,贡生,生卒年不详。清康熙四十年(1701)任合阳知县,为政宽和,以教养为务。初到任时,即召请名士经常讲论学问。设社学数十处,振兴合阳教育。编《合阳县志》十卷,体例有所更新,但合阳绅士“不以为然”。离任后,择存精要,改名《宰莘退食录》自费刊印。
张大有(1675—1730)
张大有,字书登,又字火天,城关镇西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殿试受卷官,因上书陈述科场积弊,降为国子监助教。后历任奉天府丞、顺天府丞、左佥都御史、太常侍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并代理兵部尚书。任漕运总督时,亲临河道整顿漕政,提出“建石坝,修水势;编船次,均运量;明约束,绝奸宄;选材任,惩侵渔”八条良策。又裁减冗员,分帮兑运,实行轮换,使弊绝风清,漕运畅通,官民受利。众赞曰:“九载漕运,一尘不染,可谓绝后空前”。死后谥“文敬”。著有《黄门诗集》、《绿槐堂文集》、《漕政简明书》等,惜其俱失。墓地在县城北门外张家墩。
褚 峻
褚峻,字千峰,甘井乡万年村人,生卒年不详。擅长雕刻,以拓售碑帖为业。乾隆六年(1741)摹成《金石图》四册,为学者所珍视。本县书法家党晴梵在《华云杂记》中说:“褚氏《金石图》共四册,册高一尺二寸,阔七寸。缩丰碑巨于尽天寸地中,圭跃花纹,无不历历,洵能手也。不惟文字摹刻极小而致,题跋亦整洁可爱,考据尤精赅详明”。著有《金石经眼录》四卷,为乾隆嘉庆时金石名著。
康 嵘
康嵘,字荣山,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清道光年间生员,生卒年无考。为人刚直磊落,不同流俗。知县沈寿曾(浙江桐乡人)诌上虐下,贪婪不法。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旱,合民大饥,沈寿曾除催交当年赋粮外,又严督乡民交纳旧欠的“出陈易新”仓麦,引起百姓哄堂,沈章以叛民报府,扩大事态,致县西王村十五人系狱,五人刑毙狱中。又有郭家坡富室郭维元代催里粮,沈以郭私用朱笔填改拘票姓名为由,将其拘捕,索贿银一千三百五十两保释。康嵘愤其不法,乃联络受害家属数人,直至臬司投状控告。讵料臬、府、州、县上下作弊,反坐康诬陷,连其子纯熙一并系狱,大刑威*,迫康就范。经翰林王凤翔说合,康始得出狱。后受大荔段述之资助,赴京上控,费时三载,历经艰险,终于咸丰元年(1851)告御状得准。咸丰皇帝御批:“沈寿曾胡作妄为,杖一百,发流新疆;各官一并交部议处;受害乡民酌予抚恤。”合阳人状其所为,曾编《康嵘告御状》一剧,遐迩流传。
印光大师
印光法师,号常惭愧僧,俗家姓赵名丹桂,又名圣量,孟支离破碎乡赤城东村人。幼随胞兄习儒经,涉猎释教经典,矢志参拂。光绪 四年(1878),舍家离俗,入西安慈恩寺听经。光绪七年(1881),至终南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度为僧,道号印光。次年,入双溪寺印海定律师座下受具。初,于湖北竹溪莲花寺充照客时,得读《龙舒净土经》残本,悟其精妙,一以净土为归。光绪十二年(1886),前往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宗三年。其间,曾告假朝拜,山西五台山文殊师利道场,回寺后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并於诵经之余,研读三藏教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光绪十六年(1890),至北京龙泉寺家“行堂”(为僧众盛饭菜的僧人)。光绪十七年(1891),住北京圆广寺。光绪十九年(1893),应入京请藏经的化闻和尚之邀,赴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居藏经楼,主理藏经。光绪二十三年(1897),受请为法雨寺僧众开讲《弥陀便蒙钞》一座。此后,於法雨寺珠宝殿侧闭关两期六年,终日不出房门,由人送饭食诵经念佛,而学行倍进。光绪三十年(1904),为温州头陀寺入都请藏毕仍住法雨寺经楼。*7年(1918)至18年(1929)间,数赴上海、弘扬净土宗,多寓太平寺。*19年(1930),赴苏州报国寺闭关,指导创办灵岩净土宗第二念佛道场。*26年(1937),移住灵岩,至29年(1940)农历十一月初四日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祥坐化,享年80岁,僧腊六十载。其舍利子分置各寺,被尊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一生著述甚丰,遗著有《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文钞》二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生前自奉俭约,乐善好施,曾募捐修建法雨寺、上海慈幼院等;先后於*15年(1926)、24年(1935)、25年(1936)三次为陕西、绥远赈灾,共捐款8000元之多;*十八年(1929),专为家乡东、西赤城村施赈1600元。
师集贤
师集贤,乳名道立,笔名路冷,城关镇东安家庄人。幼年丧父母,由督父母抚养*。1917年由合阳高小毕业,考入西安成德中学。1921年考入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习美工。受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思想熏陶,于1922年参加反*教运动,加入中国*党。1924年上海大学毕业回西安,先后在西安美术学校、西安中山中学任教,以诗画宣传*思想。
1927年春,蒋介石叛变*,师集贤于1928年随同进步人士王复初至南京审计院任办事员,从事*地下交通工作,经常为*南京*任曜(任雪涛)传递秘密文件。与进步知识分子李卓如、崔斗山等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长诗《谁是我的妈妈》,揭露封建社会罪恶,倾吐劳动群众的苦衷。**局疑其为*党员,捕之入狱,经审计院科长邵师周保释出狱。
1930年,上海复旦大学地下党员刘高天(合阳人),因执行李立三“左”倾路线受到党内批评,暂居师处。当时,同乡友好王子宜、雷仲山、屈仰之、习志合和杨佩韦等进步师生亦常来师的寓所。当年署期,*特务在邮局发现一封写有“师路冷女士转芦冷影女士”(芦冷影是刘高天化名)字样的挂号信,便化装邮差,将信送到师集贤住处。刘高天接信,未及拆阅,特务多人入室,持*威*、查问。师集贤下班返寓途中闻听特务进室搜查,想到刘高天才入党,年轻经验少,其他几位同志都是进步学生,当即挺身进家,面对特务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房主,有事我一人承担,和同乡于年们无关!”特务把师集贤、刘高天等七人逮押至*南京卫戊司令部。在狱中,法官故作怜悯说:“你是青年诗人,不过为女子所误,为爱情死而无益。只要你供出她的住处,你与朋友都可获释”。师集贤说:“刘女士认为我可靠,赐令转信,我若抛她,何以为人?》今犯到你手里,死而后己!”经反复抗争,其他六人保释出狱。分手时师集贤告诉刘高天:“善自奋斗,勿找任何人”。请你替我见王先生(王复初)一面,传话‘母勿念,此生再见十有九无望,永别了。'”
1930年9月23日,师集贤就义于南京雨花亭。著名人士王复初及集贤的同乡、战友,将师集贤遗体安葬于雨花台三藏殿附近的西北坡。王复初题字立碑:“关中师道立之墓”。
党晴梵(1885—1966)
党晴梵,名云,号待庐,坊镇乡灵泉村人。清末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任同州师范、同州中学等校教员。*4年(1915)加入陕西靖*讨袁,初任总部秘书长,继任第一路军参谋长,交游广而恃才傲物。在此期间,先后任西安行营设计委员、西安高级中学和西安商业专科学校教员。22年(1933)任合阳中学校长,延聘进步教师,购置理化实验仪器,编印校刊,使学风为之一新。*33年(1944),从西安返县,任合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曾连续揭发县军事科和华潼师管区180兵役舞弊案及八区专员蒋坚忍白宜公路舞弊案。34年(1945),在县临时会大门外张贴“立即停止征实”、“立即撤销战时征兵机构”等巨幅标语,*新任*周鸿软硬兼施,迫其施弃竞选县参议长和省参议员权利。后被免去县临时参议会议长职务。1947年春节,灵泉村耍“射覆”,党亲撰“庆祝胜利”、“化行北国”、“时髦作风”、“典型人物”和“我们希望”五阙二十目文联故事,旨在揭露*腐朽黑暗。194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任边区*参议。西安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教授,当选省政协二、三届副*及省三届*。“文化大*”初*害致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著有《先秦思想史论略》、《中国文字学概论》和《待庐丛书》等多卷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12:59
安炳玠,系合阳县新池乡宋家庄人,清朝光绪年间考中进士,受皇帝钦点任翰林院编修。参加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是合阳参与戊戌变法唯一人。变法失败后受惊吓殉职于北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12:59
曹全、伊尹、 太姒、雷敬儿、雷有终、王镇、范燧、车朴、王异、魏天命、雷翀、党守素、雷德骧、雷简夫李灌、王又旦、雷学谦、雷茂林、康乃心、钱万选、张大有、王寀、褚峻、车顺轨
合阳县的历史名人有谁
2、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 伊尹,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3、范燧(1519-1583) 范燧,字以木,号罗岗,路井镇范家洼人,明世宗嘉靖年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4、魏天命(161-1648) 魏天命,皇甫庄乡皇甫庄村人,少习武艺,胆识过人。
合阳县的历史名人有谁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
合阳县历史名人
合阳县历史上孕育了许多杰出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有伊尹,商代的大政治家,辅佐成汤建立商朝。孟子曾记载他以烹饪之道寓言政事,深受成汤器重。太姒,周文王的妃子,生下周武王,她的贤德对周朝的建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曹全,东汉孝廉,任职期间积极治理地方,受到百姓敬仰,其女儿桃斐以制药膏闻名。雷德...
我家附近的名人 合阳的
伊尹,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毫(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辅助外丙、仲壬二王...
曹操是公安局长,杜甫是县长,古代名人官职放到现代,这么好玩!
杜甫最开始做官,是被朝廷分配到了陕西合阳县,做“河西尉”,也就是县尉,掌管司法捕盗、征收赋税等一些杂事,放到现在,相当于一个县长。不过工作内容不太好,需要奉承上级,鞭打百姓,杜甫干了一段时间就辞职了。他的好基友高适也做过这个官职。三、林冲 “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让许多人认为林冲...
伊尹故里诗经合阳什么意思
合阳古称“有莘国”,位于渭南市东北部、黄河西岸。合阳文化积淀深厚,有“伊尹故里·诗经合阳”的美誉,这里安寝着“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关雎》等31篇《诗经》佳作皆出自或描述合阳,孕育了烹饪始祖伊尹、近代佛教大师印光法师等历史文化名人。出土了汉隶精品《合阳令·曹全碑》,提线木偶、跳戏、面花...
讲述合阳故事的作文
洽川、中国唯一以帝王命名的武帝山国家森林公园。除此之外,合阳还有很多好吃的,如九眼莲,浙是合阳县独有的特产,栽培莲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红莲和白莲皆有。合阳的莲菜有九个孔眼,环状排列,故称“九眼莲”,九眼莲节长尺半,九眼莲盛产于合阳县洽川、温泉河上游。欢迎来到合阳做客。
古代有哪些复姓名人?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4、公孙龙 公孙龙(约前320年—约前250年),字子秉,华夏族,名家人物,赵国人。是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公孙龙能言善辩...
姓轩辕的名人有谁
) 【郡望】 轩辕复姓望族居上党(今山西长治)、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 三、历史名人 轩辕氏:即黄帝。传说黄帝姓公孙,后因生于姬水改姓姬。国内有熊,故亦称有熊氏。与蚩尤战于涿陆之野,斩杀蚩尤。又败炎帝于阪泉,诸侯尊为天子,以代神农氏。因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故号黄帝。 轩辕弥...
辛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辛姓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首先是出自姒姓,由莘(Shēn)氏改姓而来,夏启被认为是得姓始祖。据《元和姓纂》和《广韵》等文献记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地(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建立了莘国,其后代子孙以地名为姓,称为莘姓。其次,辛姓也出自黄帝之后的高莘氏,这部分人居住在古代山东省曹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