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1:2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23:08
最佳答案记忆中,故乡的秋天总是一派宁静祥和充满渴盼的样子,像一位隐者,寂寞地享受着自己的苦涩。我的故乡在湘中,一片仄仄的山地,深深的峡谷中参差着一些黑不溜秋的木板房;山是光秃秃的,少了绿树红花的鲜活与灵动。故乡的秋天似乎总比别的地方来得缓慢,而且全然没有一种轰轰烈烈的气象。在只是故乡的一位远方来客,但既然是客人,就不能光着身子来,得捎带些什么。于是,谷物、红薯之类的什物,但会在秋里悄然成熟。于是,故乡于宁静温馨中也有了一份苦涩之外的欢愉,故乡便更像一位不谙世事的老者了。一些野菊在山地里落寞地开着。打谷机开始在山谷里响起,我疑心那是一种痛苦的宣泄。寂寞地收获,冷漠地生存,这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但在我们那片山谷里,生活似乎除了这种表现形式,不会有更多的宣扬。故乡的秋天是苦涩而沉重的。稻子收回了,还有红薯埋在那仄仄的山地里,那是一些引得乡人眼中发亮的食物啊。红薯是山里人的主食,它可以分割成块、粒等帮助我们渡过饥荒。山野中没有什么动听的音乐,然而每个深秋的那些铲红薯米的日子却是让人最难忘怀的,那锋利的铁铲握在母亲的手里,在桶中欢快地跳跃,而铁铲与红薯碰击的声响,就形成了一种韵味悠长的交响曲。这种声音我总是乐于亲近,而且在它那颇有节奏的歌吟中,我轻轻地打开柴扉,踏着月色去井边挑水。那清亮亮的山泉会让洁白的红薯米沉淀出红薯粉。这当然是红薯的精华了,如果用几块骨头熬成汤,再用汤煮了红薯粉,那味道则不亚于一次奢侈的享受了。山里汉子像山一样坚强,但如果缺少了像女人一样柔顺的酒的滋润,他们就会觉得浑身乏力。喝足了酒的男人会憋足劲去山上打回一捆捆柴禾,或者去更远的地方挑回一担担木炭。因为秋天过去,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就会将山里人的故事绵延好久。山里人可以不穿金,不戴银,但似乎缺少不了那份与生俱来的寂寞与孤清。那漫长的心事,如果缺少了木炭与柴禾的热度,那么山里人的日子就会过得像野外的坡地一样单调。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故乡的秋天那沉重的底色呢?是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的稻草垛吗?是空荡荡的山野和山野里开着野菊吗?是懒慵慵的山道上不断匍匐着的生灵吗?当然不止这些。山里人识字不多,他们缺少“采菊东篱”的那份悠闲与陶然,也没有城里人的潇洒和快乐,但他们拥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怡然和自得。多少次,当我站在这一片被收割殆尽的山地里,当我站在像产妇一样虚脱的故乡母亲面前,我的心就会被一种沉重的景色压得喘不过气来。面对那一群淳朴的山民,面对我梦里都叨念着的山地,我能说什么呢?我只有蓝天一样深深的祝福与祈祷。故乡啊!什么时候,你的生命底色才不会让我们这些无奈的游子梦里想着心疼白天见了心酸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23:08
今的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的重要,一旦关系处的不好,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很不顺利,甚至有些人还会遭到冷落,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需要互相理解、宽容和关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3 23:09
我从小就没有见过外公,但妈妈常跟我讲外公生前的故事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经历。在妈妈的描述中,外公给我的印象是慈祥可爱、和蔼可亲的,就像圣诞老人一样。我真可惜没有享受过这种爱。 两年前的清明,我和爸爸妈妈去扫墓。我当时只知道扫墓时要做的事很有趣,比如登山,比如点烛,比如烧纸钱。爸妈的心情很沉重,而我却很平静,甚至有一点开心。我们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我开始发牢*了:“什么时候才到啊?”爸妈总说:“快了,快了。”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终于到了外公的墓前。我对着墓碑上几个黑色的大字说:“外公,我来看你了。”并插了红烛,点了柱香。那时候我认为扫墓就是为了做这些传统活动的,却没有注意到父母和其他前来扫墓人的瞳孔中泛出的点点亮光以及他们内心中一块抹不掉的阴影;前者是伤感,而后者是思念加伤感。过了半个小时后,我们准备离开了,在走之前,妈妈还不忘回头看一眼,说:“爸,我们走了,下次再来看望您。”回家后,我只觉得非常累,在心里发誓我以后再也不去了,然后就马上躺在床上…… 那时的我还不成熟,不懂得失去亲人的痛楚,但现在,我似乎已经明白了。之后,我尽量不提起外公,以免勾起妈妈的回忆。我会怀念亲人、尊重亲人,不希望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自己给他们的太少了,真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