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20:5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3:17
一、创设适宜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氛围
幼儿年龄虽小,但求知欲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有关的,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事物潜移默化刺激的结果。幼儿喜欢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大胆猜测、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幼儿的这些认知特点,为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前提条件。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平等、宽容的交流氛围。平等、宽容的交流氛围是儿童大胆自由表达的基础。教师是营造这种互动氛围的主角。教师在儿童交流过程中要不断向儿童传递教育的信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引导儿童自由表达。
二、生活中关注幼儿,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活动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们生活的世界,对于幼儿来说,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疑问在小脑袋中产生: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水沟里的水为什么会臭?泡泡为什么是圆的?……各种物体的千姿百态,自然现象的千变万化,科技产品的神奇魅力,以及规律的奇妙作用,都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以及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想象。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捕捉幼儿的兴趣,从而获得科学教育内容。
三、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教育内容生活化
教师在安排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时,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那些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能引起他们兴趣、易操作、便于他们理解掌握的内容。比如:洗手时向幼儿渗透一些卫生常识;进餐时渗透一些饮食的相关内容;散步时引导观察天空、花草等等,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进行,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作准备。
四、提供适宜的材料
幼儿认识事物的方式大多来自于他们的直接经验。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更是如此,它是在幼儿不断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主动探索、反复尝试获得的。这也是幼儿获得的最感性、最直接的知识。要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教师应精心为幼儿选择操作材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3:17
一、副园长是园长的行政事务助手,协助园长履行园长工作的各项职责。
二、认真传达贯彻园长及园务会各项决议,根据园长及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带领并指导保教人员制定好各种计划和工作总结。
三、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有计划地开展专题教研或科研活动,组织好各个节日庆祝活动,深入教育第一线检查,指导班上生活管理、卫生保健、教育活动计划落实情况。
四、协助园长做好保教人员思想工作和培养青年教师,鼓励并支持保教人员在教育实践中大胆创新;
五、负责制订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负责对人员的考核工作,提出奖罚意见。
七、做好全园性幼儿活动(如庆祝会、运动会、参观、游览等)和各类会议的筹备和接待工作。
王店小学中心幼 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