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9: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1:23
秦国统一六国后开创了大一统时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秦国从商鞅变法发展了近百年,国富民强,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在他的运筹帷幄下,秦军采取远交近攻,先弱后强的战略战术,倾全国之力逐一灭掉六国!(顺序分别为韩、赵、魏、楚、燕、齐)。
至于六国君主的下场,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中,国力最弱的,首当其冲被秦国灭掉,公元前230年,秦派史内腾率兵攻韩,韩国无力抵抗,最终灭亡。秦军俘虏了韩王安,软禁在陈县。但是韩国的旧贵族不甘心,公元前226年遂发动了叛乱,被平定叛乱后,秦王嬴政处死了韩王安,以震慑人心。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由于赵括纸上谈兵,指挥失当,被秦军杀了40万赵军,赵*力锐减,无力称霸,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击败赵军,俘虏赵王迁,赵国名存实亡。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地,自称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取代地,公子嘉自杀,赵国彻底灭亡。赵王迁的结局,秦王嬴政把他流放到房陵的深山老林中,被活活饿死!
公元前225年,秦兵进攻魏国都城大梁,秦将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魏军死伤无数。魏王假驾着小船向秦军投降,魏国灭亡。投降后的魏王假被秦军杀掉以震魏国人心!
楚国地大物博,秦国攻楚,楚国猛将项燕连战连捷,大败秦军,最后在王翦60万秦军的进攻之下,楚国节节败退,项燕兵败自杀。公元前223年,楚王熊负刍主动投降,被俘虏,楚国灭亡。之后楚王熊负刍被秦王嬴政扁为庶人,下落不明!
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大家熟知,公元前227年在刺杀秦王失败后,秦王大怒,随即发兵攻打燕国,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了燕都蓟,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逃到了辽东郡。燕王喜为了保命,杀死了太子丹,将其首级献给了秦国。公元前222年,秦国派王贲讨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秦王嬴政没有为难燕王喜,最终结局不详。有的说是他自杀!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领兵攻齐,直*齐国都城临淄,齐王毫无准备。齐国大臣劝齐王建投降,齐王建胆小怕事,竟然不战而降。秦王嬴政把齐王建发配到边远的共地,齐王建被活活饿死!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登基。建立首个多民族的*集权国家,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有一个弹丸之地的国家没有被灭,这就是卫国!
公元前254年,卫国沦为魏国的附庸国,秦灭魏后,又成为秦的附庸国。为什么没有灭卫国,因为丞相吕不韦是卫国人。直到公元前209年,秦(秦二世)废卫君姬君角,卫国灭亡。卫国是周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1:23
正所谓唇亡齿寒,很多时候的事情就是这样,一开始我们以为一切距离我们自己都很遥远,当别人欺负我们身边人的时候,或者当别人不断挑衅身边地方的时候,我们都以为一切跟我们没有关系,谁曾想后来居然欺负到自己头上了。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经验教训,比如秦国灭六国,就是这样的典型,一开始一些国家都觉得秦国灭了周边弱国,对自己没有影响,可等到恍然大悟的时候,一切早已来不及。那么秦国是如何一步一步灭掉六国的呢?且让我们慢慢来看一看。首当其冲是韩国
当秦国有了统一六国的野心后,就制定了一个战略方针,那就是“远交近攻”,意思就是对距离自己比较远的国家搞好外交关系,而对自己比较近的又比较弱小的国家采取主动进攻,不得不说秦国的这个战略方针十分奏效。距离秦国比较近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韩国、赵国与魏国,他们曾经同属于晋,这三个国家当中,韩国与魏国实力一般,赵国则实力比较强,所以秦国十分聪明,最开始就对实力弱且距离最近的韩国下手。公元前231年,在秦国强势的攻击下,韩国南阳守腾主动投降,并且献上南阳城池,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乘胜追击,继续派内史腾去攻打韩国,并且取得成功,一举拿下了韩王安,韩国正式灭亡,成为秦国的一个颍。赵国的实力,在当时来说,应该算是基本可以和秦国抗衡的,所以秦国想要强取赵国,难度颇大,因此经过一系列的思考之后,嬴政想出了一个比较聪明的办法,那就是智取赵国,至于怎么智取呢?我们继续分析。早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就采用反间计导致赵王除掉了廉颇,从而大挫赵国,结果在公元前230那年,赵国处于严重的天灾之时,赵王还没有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对自己的大臣依旧不够信任。秦国就抓住了赵王的这个特点,故技重施,原本李牧以死相博,结果赵王再次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认为李牧有私心,就把李牧给杀了,李牧一死,赵*心更加不稳定,秦国乘胜追击,很快就把赵国拿下,并且将赵王流放于房陵。
最终赵王背负着灭国的耻辱,并且对自己一生犯下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已,越想越难受,最终因为忧郁无法进食,饿死在了茅房之中,实在是下场凄凉,原本一手好牌,偏偏被他打得稀烂,由此充分说明了一个明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事实上赵国是当时最有实力对抗秦国的,自从赵国被灭之后,其余国家的结局基本上就已经被注定了,没有太多的悬念,不信我们接着看。水淹魏国
在韩国与赵国相继灭亡之后,他们的老友魏国自然是难逃被灭的命运的,再加上原本魏国与秦国就已经相爱相杀十多年了,双方仇恨已经无法和解,此时秦国灭了韩国与赵国,正是士气高昂之时,自然就一鼓作气继续去收拾魏国了。公元前225年,秦国派王翦的儿子王贲去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战,发现迟迟没有拿下大梁,最终王贲引来大水,利用大水淹没了大梁,魏王假自知无力回天,从而投降于秦国,结果很快被秦国杀了。
因为秦国与魏国仇恨比较深,所以秦国不仅杀了魏王,还把魏王的后代以及很多宗室都灭了,目的就是防止魏国以后还有人出来叛乱,影响秦国的统治地位,可以说魏国在被灭的国家中,算是比较凄凉的一个。60万大军强灭楚国楚国的情况与其余国家不一样,对于其余国家而言,只要擒贼先擒王,把国王杀掉,基本上这个国家就完蛋了,但是楚国是比较特殊的,因为楚国就算是把国王杀掉,他们也会迅速重新拥立一个新国王,继续带领大家与秦国抗衡。
这样的情况,就让秦国十分头疼,想要灭掉楚国,只能强行进行了,因此秦国派了号称的60万大军,去坚持了三年时间,最终才把楚国灭掉,楚王负邹投降之后,不久便不知所踪了,不过结合秦国的一贯作风来看,楚王应该是被灭了。只是因为考虑到楚国特殊的环境,一旦人们知道楚王被灭,说不定又会继续拥立一个新的楚王出来,这样容易给秦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秦国让楚王不知所踪,这样大家也不知道楚王是死是活,就很难做决定了。在逃亡中结束的燕国
早在秦国灭掉赵国的时候,燕国就被秦国给盯上了,原因是太子丹指使荆轲去刺杀秦王,当然这个刺杀最后没有成功,反而激怒了秦王,当时秦王就发誓要灭掉燕国,可是燕王喜与太子丹知道危险即将来临,就逃亡到了辽东地区,以至于秦国暂时无法收拾他们。后来秦国就忙着灭魏国与楚国,没有时间去灭燕国,直到公元前222年,燕国为了暂时生存,先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王,以求生存下去,后来燕王喜被王翦的儿子王贲活捉,最终不知所踪了。
根据分析来看,燕王喜被灭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只是因为已经献出了太子丹的人头,秦王就算要杀燕王喜,也要找一个好一点的理由,要不然会让人觉得秦王滥杀无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燕王喜不知所踪。孤立无援的齐国当六国中的其余五个国家都被灭了后,齐国当然明白自己也没有多少时日了,反正自己也打不过秦国,还不如敞开大门让秦国前来,自己直接投降,免得让无辜百姓受到伤害。
公元前221年,王贲率领大军从燕国南下去攻打齐国,结果到了之后发现,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者,直接就拿下了齐国,齐王出来投降,被秦国贬到共城,类似于软禁一样对待齐王建,最终齐王饿死于共城。结语在六国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弱小的卫国,一开始就依附了秦国,直到秦二世上位后,这个国家才灭亡,也算是比较有先见之明的了。纵观整个六国灭亡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要是当时的六国有三国时期吴国与蜀国那种意识,一起合力攻打秦国,想必秦国是没有任何胜利希望的。可是大家都觉得危险距离自己还很遥远,所以都各扫自家门前雪,结果扫着扫着,发现秦国已经打到了自己的门口,悔之晚矣。国与国如此,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亦如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1:23
当时的秦始皇为了斩草除根,所以基本上六国的君王都被他弄死了。历史上只有卫国,因为早早向秦国投降臣服,所以没有被灭,但实际上也是名存实亡。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1:24
秦灭六国后,韩王和魏王被处死、赵王和齐王被饿死、燕王和楚王不知所终。当时还有一个卫国并没被灭国,因为该国在最开始就投降了秦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1:25
韩国的君主安被秦始皇囚禁于陈县,但是后来韩国的旧部发动了叛乱,平叛之后被秦始皇给处死。秦国派王贲去围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国兵败投降魏王被杀。卫国一直依附于秦国,一直掉秦二世才被秦朝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