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策”是什么类型的考试?为什么入三等仅两人?哪里可以找到关于“制策”的文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23:5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16:38
苏轼得到第三等的这个考试是 制科考试,策是一种考试文体。
--------------------------------------------------------
制科考试,是宋朝开始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而制科考试是不定期的。
制科考试的程序比科举考试要繁琐。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然后参加一次预试。最后,由皇帝亲自出考题。
制科考试的选拔非常严格。据说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
制科考试分五等,第一等和第二等是虚设,不授予,因此第三等就是最优等,取中的人多为第四等,而第五等即为未中淘汰。宋朝制科的第三等只授予过两人,一人是吴育,一人就是苏轼,而且苏轼是“第三等”,吴育是“第三次等”。
------------------------------------------------------------
策,指的是“策问”、“对策”。
常用于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策问”与“对策”就成为出题与应试的两个部分,“策问”一般是以“皇帝的口吻”发问的,其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士子们在应试的过程中便针对“策问”的内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谓的“对策”。
说的通俗一点,“策”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时事论文。
---------------------------------------------------------------
可百度苏轼的著名策论《教战守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16:38
制策
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 汉武帝 元光 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 董仲舒 、 公孙弘 等都先后对策。
宋 苏轼 《策别七》:“国家取人,有制策,有进士,有明经,有词科,有任子,有府史杂流。”《宋史·苏轼传》:“ 轼 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也就是说制策略是皇帝随机做为选拔人才的面试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