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心有戚戚焉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21:4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0:12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戚戚:心有所动的感觉。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⑸’,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⑹’,而不见舆薪⑺,则王许⑻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⑼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⑽,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⑾。天下可运于掌⑿。《诗》云⒀:‘刑于寡妻⒁,至于兄弟,以御⒂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⒄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⒅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注释】
⑴说:同“悦”。 ⑵《诗》云:引自《诗经.小雅.巧言》。 ⑶忖度:猜测,揣想。 ⑷戚戚:心有所动的感觉。 ⑸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⑹秋毫之末:指细微难见的东西。 ⑺舆:车子。薪:木柴。 ⑻许:赞许,同意。 ⑼形:情况,状况。 ⑽太山:泰山。北海:渤海。 ⑾老吾老幼吾幼:第一个“老”和“幼”都作动词用,老:尊敬;幼:爱护。 ⑿运于掌:在手心里运转,比喻治理天下很容易。 ⒀《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大雅.思齐》。 ⒁刑:同“型”,指树立榜样,做示范。寡妻:国君的正妻。 ⒂御:治理。 ⒃权:本指秤锤,这里用作动词,指称物。 ⒄抑:选择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 ⒅构怨:结怨,构成仇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0:12
注意:应将题目中的“与”改为“于”!!
这个问题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中有详细解释(152面注解12):
整句话为: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于:在。 戚戚:内心有触动的样子。
整句话的意思:先生您的话,在我心里引起了触动啊。
补:
1、楼下"伟伟"对“戚”本义的理解是错误的。据《王力古汉语字典》(第342面),“戚”的本义是“斧”!!
2、据《古汉语大词典》(1985面):
“戚戚”这个词有三个义项(1)相亲貌(即“伟伟”所作的解释),例如《诗经》“戚戚兄弟,莫远具尔”(2)忧惧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3)心动貌。《孟子·梁惠王上》:“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这里三个义项是并列的。
至于“戚”与“戚戚”释义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如“伟伟”所说呢,我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