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2: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8 07:47
三字经背诵技巧
数字谐音桩之三字经记忆方法实例
1,人之初,穿衣服的人织出更漂亮的衣服
2,性本善,大耳朵的人性格本来善良,但耳朵被人扯大就变凶恶了。
3,性相近,住在山上的人性格相近,都比较淳朴,所以山上比较和平。
4,习相远,寺院里,练武的都住在西厢的院子里。
5,苟不教,跳舞的小朋友一声喊,狗就不叫了,然后她继续跳舞了。
6,性乃迁,柳树下,醒来发现钱丢了,
7,教之道,下棋的要老师教之有道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8,贵以专,发财了,我要盖最贵的一幢房子。
9,昔孟母,不喝酒,昔日孟母教导孟子的要求之一
10,择邻处,那件高衣领的衣服被贼领取走了。
11,子不学,姨姨的儿子不学习。
12,断机杼,婴儿没啥玩的,扯断几株小树苗做武器。
13,窦燕山,关于雨伞的图片都要删掉
14,有义方,这串钥匙,有一房间打不开
15,教五子,鹦鹉在看别人教五子棋,它也学会了几招
16,名俱扬,窑炉以前是名猪养殖场
17,养不教,仪器室里有洋布烧焦的味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出自《三字经》:“子”,是为人之子.“不学”,是不肯读书.“非所宜”,是不宜 应如此.“幼”,是黑发年少之时.“老”,是白发衰迈之时.“何为”,言不能行也.上是责父师之过,此是勉人子之学.为人子者,若终日不学,自然痴蠢愚庸.
入而在家,则事亲事长而不知孝弟之道;出而在外,则交朋处友而不知 周旋之礼.又道自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乃国家之栋梁,世之大宝,如蒿如草兮,乃耕者僧嫌,商者烦恼.他日面墙,悔之已晚.日月逝矣,岁 不我与.呜呼老矣,是谁之愆?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