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2: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8 04:21
“刺猬”理论是指与员工保持适当的距离。“刺猬”理论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
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度又不至于被扎。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理论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
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理论,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工余时间,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作者科林斯重新解释了刺猬理论。意思是无论狐狸想任何办法来谋害刺猬,刺猬只需要缩起来,狐狸就无计可施了。由此说明一个企业只要找到一个简单有效的发展模式,无论市场和对手发生任何变化,都能轻松应付,获得快速增长。 刺猬理论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该像刺猬一样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每个人的观念、文化、知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处世态度和交际方式。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过于亲密,这时的个性差异就会明显起来、突出起来,就免不了会发生碰撞、摩擦。因此保持适当的距离,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使彼此少受伤害。
一位书法大师受寺庙住持受邀为寺庙题字。他写字的时候,他的一名弟子在旁边为他磨墨。等他写完了,他的弟子坦率地说:“这幅写得不好!”大师就又写了一幅,这个弟子见了又说:“不好,还不如刚才那一幅呢!”
大师又写了一幅,可还是没得到徒弟的赞许。大师就耐着性子继续写,一连写了80多幅,都不能令那位弟子满意。后来,这位弟子出去小解,大师想:“这下我可自由了,不用在他的监督之下写字了。”
等弟子回来,大师又写一幅,弟子一看,连连称赞:“真是神来之笔!”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亲密是常见的,无间是不可能的。总而言之,一句话——距离产生美。但是也别忘了赵本山小品中的一句台词:距离有了,美没了。
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
“距离产生美”实际是说保持恰当的距离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心里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它的内涵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特殊感受和状态。具体地说,如果距离太远,审美活动中的双方就会脱离联系,审美主体就不会感受到审美客体蕴含的美感,审美客体就不容易发挥自己的感染力;如果距离太远,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又会给对方造成压迫感和威胁感,更不利于主客体的交流。
为什么会这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心理学上的几个有关距离的概念——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处于这一距离中的两人,很容易就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所以,这一距离只适用于情人、夫妻、父母与子女或绝对要好的朋友之间。可想而知,这种距离是绝对私人化的,是绝对禁止外人进入的。
个人距离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处于这一距离中的两人,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只有握手时才可以接触到对方。这一距离通常是用于熟人的朋友。如果想向对方未来表示一种亲近感时,也可以采用这种距离。
社会距离比较灵活,可进可远,可在1米左右,亦可在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适用于关系一般的人际交往,处于这一距离中的两人,通常隔几步远打招呼或寒暄几句便又分开。
公共距离一般都在3米以外。人们在公共场合经常采取这种距离,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等。这种距离带被演讲者和教师采用。
其实,各种距离中的远远指标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公共距离,如果在公共汽车和电梯上就没办法再保持3米远的距离了。但是,人与人之间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对心理距离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这一点却是绝对的。也就是说,距离有一种“自我矛盾”——远与近的矛盾,解决好这一矛盾,心理距离才能真正发挥其审美功能。
比如,有一个人你一向对他没有什么亲密感,一旦他侵入到你的身体距离的领域里,你就会暗吃一惊,或微微震撼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方已经给你施予了某种压力或威胁。这种局面正如同打破了别人家的墙壁,自顾自地登堂入室了。即使对方在表面笑脸相迎,但在你的内心里,却会自然涌起一阵意欲恢复身体领域的动机。
再比如,美国*询问犯人的时候,只要一问完话,刑警会马上靠近犯人,而后用两膝挟住嫌疑犯的单膝盖,在这种情况下,无异于侵入对方的身体领域里,而施予某种不安之感,意在强迫对方坦白,这就是*的心理战术。
那么,什么才是最佳距离呢?最佳距离是那种最近而又没有丧失距离感的距离,最佳距离的产生于依赖于客体提供的条件和主体认识的条件的交叉,这种交叉导致了审美经验的多样性、个体性。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一定要保持最佳距离?当然不是,从前面*审犯人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关系,在恰当的时候侵入对方的身体领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这样做容易就能看透对方的真意。因为,对方的身体领域遭受到了侵犯一,虽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但同时内心里也似乎有一种被对方吸引住的*之感。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推销员的访客之道,以及女性的媚态。
距离产生美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很好地阐释了距离产生美这个道理。文中,作者细致地刻画了父亲买橘子的行动,这时的“我”,虽然为父亲的一举一动所感动,然而,因为和父亲保持的“距离”太近,在“我”和父亲之间,丧失了原来应当保持的某种适度的“距离”,所以,父亲与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分说话不在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他嘱咐我路上小心,夜里要惊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即便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来橘子,“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禁不住地流下眼泪”,这也只是“我”的些许感激和离情别绪的悲伤。
如果说“车站送行”一幕中的“我”感受不到父爱的博大,是因为在审美距离上与父亲保持得太近的话,那么,“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则是我们由过于相近的距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遥远。这样的距离又使“我”忘记了博大父爱的品味。
心理学家说,美感在适度的距离上产生,情感在适度的距离上升华。“我”对父爱的真正理解,是“最近两年的不见”;是父亲“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是“我”北来后收到了父亲悲观的信,“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时候,父亲的真情表露把“我”与父亲拉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中,“我”才被父亲的挚爱深深感动,“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这是对“距离产生美”的多么贴切的阐释啊!父子之间这样,夫妻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鲁迅先生就曾在《伤逝》中向人们提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他就是在警示婚姻中的要注意调适心理距离。
小张和小李,从认识到结婚再到现在已经有5个年头了。这5年中,他们从相知相惜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感情历程也验证了那个真理——距离产生美。小吵——和好——大闹——分居,他们的感情不知经过了多少个这样的轮回,按理说早就应该分道扬镳了,可每每就在两个人真的不在一起的时候,双方又都互相牵挂起来,纷纷念起对方平日的诸多好处,于是在亲朋好友的推波助澜之下夫妻言归于好。像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夫妻俩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去找心理医生做夫妻治疗,结果心理医生说:夫妻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因为成了夫妻就不分你我了。
其实,朋友之间也是一样,也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当两个人因为彼此投缘而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时候,双方就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态度就从尊重、容忍发展成要求,再加上彼此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摩擦,慢慢地,当要求不被满足,当摩擦不断升级,挑剔和批评就会出现,到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就更别说好朋友了。
可见,就是好朋友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太接近而产生摩擦,最后造成彼此的伤寒。
亲密有间,疏而不远
距离产生美,但如果过分保持距离,也会使双方变得疏远,甚至互相遗忘,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亲密有间,疏而不远就显得很重要了。这也是刺猬理论强调的“心里距离效应”。
“心里距离效应”同样也适用于领导和员工以及合作者之间。在企业管理中,领导都也经常要面临如何与员工保持关系的问题。因此有人说,领导者要想搞好工作,就必须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那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但可以得到下属的尊重、信任,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人际麻烦,还能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遵循的法则。
这一点法国总统戴高乐做得就很好。“保持一定的距离”,长久以来一直被戴高乐奉为座右铭,就是这句话使得戴高乐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之间的关系保持得既和谐又恰当。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也很注意刺猬理论的实施,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方面更是做到了有礼有节。公和私,在斯通那分得很清,在工作上他可以毫不吝啬地对管理者们给予关爱。但在业余时间,他从不接受员工的邀请,也绝不邀请员工到家做客。
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如同铁路的两根铁轨,两根铁轨共同载着火车,管理者与员工共同载着公司,二者之间的距离既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靠得太远,否则结果都不会太好,或许脱轨,或许翻车。对于管理者,适当的距离有利于绩效管理,也可以避免上司与下属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与员工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是管理的最佳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既不会让管理者高高在上,也不会让管理者丧失必要的威信;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必须要遵守和维护的管理原则。
同样,企业间的合作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合作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通过合作,企业可胜于无形,获得各种好处:分摊生产成本、利用优势互补、降低经营风险等。但是合作也要讲究一定的原则,也要注意保持合作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