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这一种读书方法的感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2: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11:48
曾国藩在回答儿子曾纪泽读书无心得时,他在给儿子的信中的训导说,读书没有心得,是因为没有做到“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此八字是朱熹对读书的看法,曾国藩认为朱子教人读书,这八个字“最为精当”。
关于虚心,曾国藩并没有作解释,因为这好理解,不过是读书要虚其心胸,不要带主观偏见,更不能主观臆断。但曾国藩对涵泳的解释,却非常深刻。
涵,字典的解释是水泽众多,引申为滋润的意思。曾国藩在解释涵字时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但“润花溉稻”时,“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兴。”就是说,春雨润花,清渠溉稻,一定要适度,既不能小,也不能大。也就是说,读书必须是一种如润花溉稻那样,必须浸润其中,且要适度:过小则花叶难透、稻苗枯萎;过大则如花之披离,稻伤于涝。
泳,字典意思当然是游泳,曾国藩的解释是,“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灌足。”鱼戏游水中则乐,人亦有乐水之性。曾国藩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读书如鱼乐水人乐水。
所以他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只有这样,“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于表。”就是说,在曾国藩看来,所谓涵泳,是说读书要把书看作水一样,能使花稻得以滋润,能使鱼和人得到快乐。也就是说,读书实际是一种对人的滋润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要使心意得到滋润,便必须像用适度的水润花溉稻以滋润心意,同时充分感到读书的快乐。
虚心涵泳,是从如何读书说明才会有心得出发的,但真正要有心得,更多的也许来自“切己体察”。
所谓切己体察,是指读书要与自己在生活的真切体悟相联系,或者说要通过自己切身生活来体察悟解书中的内容。曾国藩以自己的体会举例子说:“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我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这是曾国藩以《孟子·离娄》首章为例来说明“切己体察”的。
在《孟子·离娄》中有这样一段话:“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意思是说,为政必须依照先王之道,所以说只有仁者才宜身在高位,不仁的人在高位,便会传播*。如果在上者不以道为准则,在下者便无法可遵守。这样,便会造成朝廷没有道义,臣属不讲求诚信,君子冒犯道义,小偷触犯刑律,国家要存在,只能靠侥幸了。
曾国藩说他以前对其中的“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没有足够的警惕,而当他身处高位后,处理各种事务时,才真正体会到,如果“上无道揆”,必然会造成“下无法守”,结果是人人都以有道而自许,都相信自己、随心所欲而不守法度,这必然会造成以下凌上的乱局。就是说,曾国藩觉得自己通过自己在外办事,深刻的体会到“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真正含义。不说曾国藩的看法到底如何,但他认为自己是从最切身的体会中,才真正读懂了《孟子》中的话。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举了《孟子·离娄》中“爱人不亲”章,他说“往年读之,并不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
《孟子·离娄》此章原文是:“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大致意思是说,爱他人,而不被亲近,就要考虑自己是否仁义;治理人却没有治理好,便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以礼待人,却得不到回馈,便要考虑自己是否足够尊敬他人;做事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便要反躬自省。如果自己一身正气,天下的人自然都会来归附。
曾国藩说通过他的人生阅历,才真正明白了“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显然,曾国藩是想通过这两个例子对儿子说明一个问题,读书要真正有所得,必须要像朱子说的那样,一定要通过“切己体察”。
曾国藩的这一番话,是对儿子曾纪泽说的,但是也可以看出,这是曾国藩对读书怎样才能有所得的看法。可以看出,他对朱子“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涵泳”的解释,显然是对朱熹想法的深化。朱熹所说的“涵泳”,也许只是说要沉浸书中,得其滋润。而曾国藩对此大加发挥:一是他强调读书必须讲求涵泳,但必须有度,既不能不够,也不能过度,不够,会所得甚少,过度,则会失之如花之“离披”,稻之受“涝”,淹没在书中出不来。二是他认为读书的涵泳,实际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如果不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则不可能读书有得。当然,曾国藩对“切己体察”的感受,是很多人读书人都知道的,真正读要读懂一些经典,没有和自己切身的体察和感悟,即使读得再多再熟,也会一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