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5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6 10:00
但是,市场上的蔬菜有的还比较新鲜,有的就不那么新鲜。真可谓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不新鲜的蔬菜,难免营养价值下降口感风味变劣,有的甚至有害物质(如硝酸盐等)增多。可见出于全家健康考虑,我们不能“拣到篮里就是菜”蔬菜从田间采收后仍然“活着”,它们是有生命的。许多生理过程仍在进行着。首先菜体内的水分在不停地散失。蔬菜是一种含水量很高的特殊商品,多数蔬菜的含水量都在90%以上,更高的如冬瓜、黄瓜、生菜(叶用莴苣)甚至达96%以上。蔬菜失水量超过5%时,细胞的膨压(膨胀压力)就会降低,细胞壁的弹性就会减弱,就像漏了气的皮球不再是硬棒棒的了,于是菜体变得疲软。这是蔬菜“失水致萎”的过程,特别要提出的是失水过程与表面积比(单位重量的表面积)成正相关。绿叶菜表面积比大,保护组织(如角质层、蜡质层等)又不发达,体内水分散失快,更容易因失水而降低新鲜程度。第二是呼吸作用在不停地进行着。在呼吸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之需。这样一来,就引致菜体的营养物质消耗、减少,食味变得淡泊,品质明显下降。呼吸强度越大的蔬菜,越容易因“呼吸致衰”而失鲜。蔬菜中保鲜难度首屈一指的青花菜、芦笋、菠菜等,其呼吸强度也位于众菜之首。第三是体内的物质在不停地转移着。要知道货架上的蔬菜生长在继续,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它们的运行方向是向生理活跃的部位转移。这就是含有嫩种子的果实和具有幼芽的块根、块茎,采收后种子会变得饱满、幼芽会伸长,便是这类蔬菜因“转移致老”而失鲜的生理原因。明白上面的道理后,还需要进一步掌握:蔬菜新鲜与否的识别方法蔬菜种类繁多,情况千差万别,为了使识别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我们对新鲜程度要求较高的几种蔬菜,有重点地加以介绍,我相信有心人会在实践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1.食叶类蔬菜。在这类蔬菜中,小棵菜(如鸡毛菜、豆苗、蓬蒿等)要求最高。新鲜程度高的绿叶菜,表观上总是碧绿挺拔,青翠欲滴,水淋淋而富光泽。这类蔬菜新鲜与否,焦点在于水分的充盈度。蔬菜经营者也十分清楚,非常注意洒水保鲜,他们总是不停地向菜叶上喷水,力求延缓萎蔫过程,并希望已经失水萎蔫的叶子能够吸水复原。必须指出,靠洒水保持“新鲜”的叶菜,尽管乍看上去,依然是挺拔的,好像颇具几分生气。但当你仔细察看时,就会发现壮龄叶的叶尖依旧是萎蔫的,不可能恢复采收不久时的新鲜挺拔状态。同时,萎蔫后再复水的叶菜光泽减褪,并有水渍状褶痕和斑块,这是由细胞破损而形成的征状。2.食果类蔬菜。同食叶类蔬菜一样,食果类蔬菜也免不了要失水。菜豆失水从“嘴部”(豆荚先端)开始。“嘴部”萎缩的菜豆表明几天前已采下,不新鲜了。用浸水的办法来掩盖不新鲜,明眼人一看便知:因为豆荚浸水后虽然显得饱满挺刮,但“嘴部”却难以复水,依旧萎缩着。不新鲜的毛豆浸过水后,豆荚的颜色会变得深些,但不易辨认。这就得借助于“外科手术”,剥开豆荚见分晓了:没有浸水新鲜毛豆,豆粒为种衣(种子周围白色膜状物)包裹着;而浸过水的毛豆,豆粒便与种衣脱离。豆类蔬菜失鲜的另一表现是营养物质从豆荚向豆粒转移,出现“鼓粒”。因采收不及时而长老了的荚果也会出现“鼓粒”,两者往往容易混淆,其实失鲜的“鼓粒”与长老的“鼓粒”不同。刚采下的老豆荚较厚实,失鲜的老豆荚则较轻薄。因为失鲜的老豆荚不仅发生了营养物质的转移,而且同时出现了水分的散失。丝瓜是对新鲜程度要求最高的果菜,标准主要是两条,新鲜的丝瓜一是瓜条全身白色茸毛完整无缺,二是拿到手里棒棒硬,刚刚采下不久的嫩丝瓜,含水量在94%左右,所以新鲜的丝瓜总是硬的,而新鲜程度差的丝瓜,就会因失水而变得疲软。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6 09:54
挑选蔬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