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内容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22: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1 22:08
宋代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柳永出生于一个世宦书香门第,早年在汴京度过,常常出入歌楼酒馆,漫游于柳巷花街,被世人讥讽“薄于操行”。他的作品大多收入《乐章集》中,其中最多的就是羁旅行役词①。
柳永一生仆仆奔波于风尘之中,居无定所,或漂泊旅途,或供职外乡,时而登高临远,时而旅馆独处,往往触景生情,因物怀人。他的词大多描写了他羁旅生活的忧愁,反映了他仕途漂泊,“浪萍难驻”极不得志的心情。他的词常常流露出落魄失意,沉重的精神苦闷,表现出一种人生孤寂落寞的悲凉。这些羁旅行役词大致反应如下方面的内容:
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维系于柳永心中,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对于价值的追求,即入世观念。在这方面又表现为强烈的失落感、失重感和困惑感。如《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尾句采用的是闺怨词的形式,实际上表达的是伤感、失落、失意之情。词人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春愁”,心中一片忧伤。自古以来有无数文人借物咏怀来表达伤春、惜春之情,在此柳永也无可避免地触景生情。由于仕途坎坷,不尽如人意,词人只有借酒浇愁。可“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情未减,“强乐还无味”,进一步加深了“春愁”。词中作者情、思并会于心,简直不胜其“悲哉”与“黯然”了。瞻望前程,一片黯淡,人生失落之感郁结心头,只有独自感慨。表明了词人的潦倒失意感和脆弱的心理,体现了社会文化现实的悖谬。
二、无所依托的生命漂泊感
人在社会激烈的挤压中失落,失落的心便如飘蓬柳絮般飘扬、洒落,无所归依,人的灵魂便如一只无归的宿鸟,遁逃无薮,便有着永无休止的苦涩的寻觅感,这是失落情绪最惨痛,也是更深一层的表达,特别是柳永这位社会下层失意的封建文人。这种情感表现在他的思乡曲中。如《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词中深挚地表现了作者天涯飘泊的愁绪和思恋情人的心情。把他惆怅郁悒的心理和沉挚感人的恋情表达无遗。诗人登高放眼雨后的江天,清秋的萧索,晚景的寂寥,渲染出一幅悲飒苍凉的意境。愁缘境而出,秋情漠漠,客愁戚戚,诗人放出内心的慨叹:“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无限的凝愁,正意味着他灵魂无所归依。在秋风萧萧的季节里,扑面而来的是满目悲凉之色。也许人生来就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本能*,正是这种本能*被社会现实压抑,词人从心底、从心灵深处生发出阵阵的凄楚悲音。柳永把天涯漂泊的悲愁和两情思恋的眷眷深情隐含在“吟秋”中,这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三、对于人情的依恋
在中国社会里由于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地束缚着人的思想,人的本性被普遍地扭曲着,人便也示别人以假面,这导致了人情的普遍湮没。在词作里,也隐隐体现着柳永对真感情的执著追求,要求恢复人的本性的感知,呼唤人情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一个离别的场面,词人在离开汴京去各地漂泊,不得不和他心爱的人分开,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离别。这个场面充塞了悲痛的气氛,却暗示了过去生活的美满和今后沉重得难以担负的相思之情。作为一个失意潦倒的下层文人,柳永有着深沉的内心悲哀,科场不利并为生计所迫四处流落时,一种人生的秋意便会在不经意间袭上心头,何况在离别时又值“寒蝉凄切”的秋季。在泪雨纷飞中作者依依不舍地上路了,心潮澎湃不已,词人揭开了人们的心幕,大胆直率地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渴望人情复归,以期望在“羁旅漂泊”的客居生活中寻找一丝慰藉。
柳永不像其他封建贵族文人那样,只从高高在上的楼台上俯瞰人生,而是把全部身心深深地扎入了世俗生活的土壤里,从中吸取感情养料以培育自己的文学花朵,使得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