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4:2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2:55
黑洞是看不见的,看不见并不代表无处寻找。恒星在寿命终结后会变成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这其中的黑洞是在1916年根据广义相对论,利用数学推导出来的一种天体。
不过数学并不等同于现实,在那之后的15年间,黑洞也一直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存在。到了30年代,事情起了变化,当时天文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非常小的高密度天体,这就是白矮星。白矮星依靠电子振动所产生的排斥力来对抗向内坍缩的引力,这种排斥力叫做简并压。印度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就对白矮星产生了兴趣,他十分想知道白矮星能够承受的引力的最大极限究竟是多少?利用刚刚诞生的量子力学,钱德拉塞卡得出结论:白矮星的质量如果达到太阳质量的1.44倍,那么电子的振动必须达到光速,所以这样的天体必定会坍缩。钱德拉塞卡预言这样的恒星将变为半径为零的天体,说白了就是黑洞。当然了钱德拉塞卡并没有考虑到中子星的情形。不过由于当时的权威天文学家都反对这个结论,
所以钱德拉塞卡也没有继续研究下去。一直到了30多年以后,他的关于白矮星存在一个质量极限的观点才终于得到承认。因为天文学家在这期间观测到了许多白矮星,无一例外没有一个超过太阳质量的1.44倍。就在钱德拉塞卡提出他预言的两年后,兹威基和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就预言了中子星的存在。中子星依靠中子间互相排斥的核合力来对抗坍缩的引力。之后在1939年,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再从理论上证明中子星其实也有一个质量上限。如果中子星的质量超过三倍太阳质量,核力就对抗不了引力了,它会发生永不停止的引力坍缩,
无限地坍缩下去。由于科学家再也没有想象出还有什么可以比中子星更能耐受强大的引力的其他天体了,于是终于有一部分天文学家逐渐认识到也许黑洞真的是存在的,但是所谓的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上哪去找黑洞是个大问题。好在这时候诞生了x射线天文学,从宇宙空间中会向地球射来各种各样的光,也就是电磁波。其中有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还有x射线等等,这其中的x射线由于会被地球大气吸收,地面上的天文台是观测不到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2:55
我觉得这个的存在意义就是让人能够进一步的探究宇宙的奥秘。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2:55
美国天文学家发现的最大的中子,我觉得对寻找黑洞并没有多大意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2:56
因为这为科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科学家有了新的探索方面。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2:57
既然可以帮助人们寻找黑洞,就说明这个最大的中子和黑洞之间是有联系的,发现的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