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非常勤勉为什么还不能挽回明朝亡国的命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9:1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0:52
大势所趋,当初明朝的形势去查查资料就知道了。皇帝只能直接影响他身边的人,至于他的想法被执行实施的程度,天知道。崇祯的帝位本来就来的意外,能有多少旧臣是他心腹帮忙他办事的?单单是处理好刚上位北京城内的人事关系,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可靠的为他卖命的集团就起码得10年以上的时间啊。看看有多少人最后是背叛了崇祯的?实在是一时无人可用啊。除非他老爹是刘备给他留个好班子。可能能*持几年吧。
2.崇祯的勤勉没得说,但是勤勉不能解决很多问题,其实他也是多疑的人,过分的珍惜得之不易的皇位,当然没错,但是手下的人呢?怎么可能要求像崇祯一样拼命?因此奸臣杀,有能力的人他也杀,但是总的需要原来那帮人(什么东林党之流,人很多,势力很大,也比较忠心,但是做事的没几个)帮他办事。
3,其实明朝无论怎么说即使连续几年有大灾难也不会出现饥荒,问题是即使崇祯下令减税,但是必须的知道,真正的吸血鬼是士绅阶级,他们所占有的财富惊人(包括农民种出来 的粮食)明末士绅阶级的臃肿和*再加上崇祯年间确实有几次很大自然灾害是*农民没饭吃造反的主要原因。你看崇祯年间农*动爆发的时期恰恰就是天灾的时候。但是崇祯无论如何也没有这个决心和力量去铲除士绅阶级的。可能他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觉悟。
4.明朝,崇祯的时候单单是外族的侵略,还不足以如此迅速吃下明朝这大船。明示被李自成灭的。被自己人灭掉。因为,饥荒。所以有组织抢地主,抢有钱的阶级。农民真的在乎什么忠心爱国么?之在乎能不能生活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0:52
一是时运不济。如果放在明朝中期,崇祯或许是个不错的君王。万历十几年不上朝也能打赢三大征,可是到了崇祯这会,天灾人祸,朝廷已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康熙建功立业,首先是建立在对手都不动,让他一个一个收拾的基础上。但是崇祯没有这个条件:女贞叩关东北,匪患响遍中原。仅仅靠一个皇帝下几个旨意,定几个章程,是改变不了大局的。
二是方法不对。崇祯皇帝一上台首先做得的是除阉党,事情是作对了,但是杀气太重。之后崇祯所行之政大多简单粗暴。袁崇涣吹牛说三年平辽,三年未平,杀!辽东需要军饷,简单,加税。还有向军队派太监监军诸如此类。崇祯的勤勉是好的。但是缺少一个*家的手腕和头脑。北京陷落,本来大半个中国还是明朝的天下,但是崇祯过分悲观,放弃出逃选择自尽。后人虽然在南方建立政权,但是缺乏号召力,最终灭亡。
三皇帝也不是万能的。古代是皇帝说了算,但是不是随便谁当了皇帝都能说了算的。皇帝说不能贪污,下面的*还不是照样贪。皇帝说要坚守,守城的将领太监该跑的照样会跑。历史上的贤君除了自己要有能耐外,还要有贤臣辅佐,方可成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0:53
勤勉也不一定能挽回明王朝的命运
第一,由于万历朝,万历皇帝怠政事,二十年不上朝,自己牢牢掌握着政权不办实事,导致明朝的衰败。
第二,崇祯皇帝的父亲光宗皇帝登基二十六天就驾崩了,直接死因在光宗本身,但是间接原因都是他的祖父造成的。
第三,光宗驾崩之后即位的是明熹宗,也就是天启帝,这是一个文盲皇帝,(原因是由于他的父亲光宗皇帝深受万历皇帝的冷落,这个皇孙也一直没有启蒙)而且天启皇帝过度宠爱太监魏忠贤和他的奶妈客氏,整个国家被这三个人搅的一团糟。
第四,崇祯皇帝的性格,生性多疑。这个原因还是和他的成长环境造成的。崇祯皇帝生于万历朝,长于天启朝,这两朝的环境对崇祯都很不利,他的生母不受光宗的宠爱,早逝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第五,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明朝的*大都是贪官,以致后来愈演愈烈。明朝的藩王都在地方祸害百姓,百姓深受*和明朝的藩王的*,自然爆发农民起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0:53
致命的U形弯
崇祯皇帝原来是这么想多,敛钱,多练兵,从而消灭反叛者。在敛第一个、第二个、甚至第七八个100万的时候,这种 思维似乎还对头,银子多了,兵也多了,叛乱也开始平息了。兵多了,人民造反的风险更大了,更没人敢造反了,但是这条路越往前走越不对劲 敛钱敛到第十几个100万的时候,老百姓加入叛乱队伍的速度和规模陡然上升。皇上新敛到 的那些军费,新增加的兵力,还不足以*新制造的叛乱。如此描述这个转弯,带了点现代 边际分析的味道,明朝人确实没有如此清晰地讲出来。不过他们显然意识到面前存在一个 致命的拐弯。这个死弯在我们2000多年帝国的历史上反复出现,要过无数人的性命,现在
又来要崇祯的命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U形山谷,从侧面看,崇祯率领着官府的大队人马一路压将下去,挤压 出更多的钱粮和兵员,*各地的叛乱,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越往后越费劲,最后他 撞到了谷底。这时候,他的努力便造成了完全相反的后果。沉重的赋税压垮了更多的农民, *出了更多的土匪和造反者,叛乱的规模和强度反而开始上升了。
光光是皇帝用圣旨派下来的税还不会把老百姓往死里*,问题是大量的官吏在征税时,私自加码,皇帝说每人征一两银子,到了最下面官吏告诉百姓说征五两银子,其他四两就是他自己的了。当皇帝把一两加到二两,官吏就把五两加到十两。而且下级官僚每年还要向上级官僚送银子孝敬。皇帝派御史监督,派东厂监督,结果他们也参与分赃。
由于当官收入好,当官收入又来自民脂民膏,一个朝代越往后,官吏数量越大,人民负担越重,人民忍受不住,不是想办法进官场,就是当土匪,或者参加李自成起义,种田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少。
许多农民造反了。朝廷就将造反农民应交的税摊给了没造反的农民,有的人当官了,就不用交税,他的那份税也摊给了没当官的人,而且他还要享受民脂民膏呢?
为什么农民赋税增加,还拖欠军饷呢?军官虚报士兵数量,一万人报成三万人,那两万人的军饷就是他的了。军官又克扣他们的军饷。
战国的秦国以首级论军功,这时明朝也一样,但是杀良冒功很多,也*迫百姓造反。
李自成是U形弯底部的硬石头,当没有李自成起义的时候,老百姓活不下去才造反,当李自成不断打胜仗,许多人活不下去造反,活得下去也造反,后来有钱人也造反,这时不再是为生存问题造反,而是在崇祯和李自成两边下赌注,崇祯赢了就是平叛功臣,李自成赢了就是开国功臣。
开始明军和闯军到哪里抢到哪里,明军打着剿匪旗号杀人放火。后来李自成改变策略,该抢劫为安抚,军纪变好,还打出剿兵口号。大受百姓欢迎。有大臣就向皇帝报告了这种现象。皇帝什么反应史书没有记载。
直到后来,连官军、太监也把*赌注压在了闯王一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0:54
1.很多人认为明朝灭忙真正始于万历年间,例如黄仁宇先生写的《万历十五年》就透露了这种观点,万历一朝虽然看似皇皇气象,但是许多事都在悄悄的发生,而且万历又是一位极有个性的皇帝,为了立储君的问题和大臣闹矛盾而不上朝,这就给女真各部的发展和统一留足了空间,也为明朝的灭亡留下了隐患。
2.从万历到崇祯之前的那几位仁兄要不是一月皇帝,要不就是木匠哥,没一个真正求发展的好皇帝,到了崇祯这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虽然崇祯及其刻苦节俭但是无力回天了,人民已经对大明失去了信心,闯王才是救世主了。
3.崇祯为人太过小器,该发的军饷他都会想办法节省,他想别人给他办事却不想给人工资,谁愿意白干活啊?他不懂得为人之道,更不晓得御下之术,他其实不是个很好的领导者,他的优点就是节俭和勤勉,但这些难以挽回他的缺点所造成的失误。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到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