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18:3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8:20
大雨和大雪
同样是“大”字辈
降水量差别似乎有点大?
熟悉天气预报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夏天在预报降雨时,往往是这样的画风:
“某地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
而到了预报降雪时,画风有些突变
“某地有大雪(5~8毫米)。”
同样是“大”字头的,而且下到地面感觉都不小,但降水量差别似乎有点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降水原理相同 落地形态各异
要搞清楚雨雪降水量何以天差地别,还要从雨雪从何而来说起。
无论下雨还是下雪,其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但降水落到地面的状态,却要看具体的天气条件。
近地面温度,是判断出现降雪还是降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以安徽的降雪条件为例:当近地面的温度大于2℃时,一般是降雨天气,近地面温度低于2℃时,一般是降雪天气。
同时,高空温度分布情况也很重要。
如果近地面温度大于2℃,但是由于高空温度非常低,降雪到达地面时还未来得及融化成雨滴,则出现的仍将是降雪而不是降雨。如果在3000米高空出现了融化层,那么上层云中的冰晶和雪花就会变成低于0℃的过冷水滴,在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形成冻雨。
雪深与降水量大致10:1
公众对雪下得多大的观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雪的厚度。到了这里,答案也就呼之欲出:同样的水,作为雨的密度要比作为雪的密度大得多。因此,大雪量级的降雪,实际降水量也就比同级别的降雨小得多。
如果不考虑雪降到地面融化的过程,积雪深度与降水量的关系大概为10:1。比如某地有10毫米积雪,当地实际降水量其实只有1毫米。
降水量相同 各地雪深却不同
上文所说的10:1对应关系,是在理想条件下。但在各地,这个对应并不完全相同。
北方水汽条件不如南方好,冷空气是干冷的状态,干冷空气与湿暖空气相遇才会产生降水。北方有些地区可能雪很深,但积雪往往是多场降雪累积而成的。而南方不缺湿暖空气,因此通常一下雪就下很大,20毫米降雪在南方就是“小case”。
从雪的性质上来说,区别主要在于含水量。在北方,通常雪花很大,状如鹅毛大雪,但其含水量其实并不高。南方通常是湿雪,形态不大,但含水量大,积雪是“压实”的状态。因此,在南方,10毫米的降水转化为降雪可能不到10厘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8:21
这里涉及到气象预报的常识问题,当预报天气降水量的时候,如果是夏季就可以直接报告每次下雨时测量的降水量即可,但在冬季降雪时就要把雪融化成水后才可以测量出降水量,这是因为雪比较蓬松,密度比水小很多,而体积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预报大雪时的降水量却只有中雨的程度。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8:21
一场大雪的降水量之所以和中雨差不多,是因为雨水和雪的物理形式是有所不一样,所以降水和降雪所产生的水量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平时要多注意学习。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8:22
大学的概率是比较多的,所以正常情况下的降雨量和小到中雨肯定是差不多的一种感觉。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8:22
毛衣上大写的降水量就和小到中雨差不多,因为下一场大雪之后,雪融化的时候就有很多水了,所以说,一场大雪的降水量就和小到中雨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