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替罪羊”“三不知”“狼藉”“抱佛脚”“破天荒”的来源典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08:1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15
抱佛脚典故
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来抱佛脚”。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破天荒典故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宋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替罪羊的故事来源
源自一个宗教典故。在*教的《圣经》(《旧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给燔祭。
在《新约》中又说,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十二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稣为赎罪羔羊。
三不知典故
“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不经常,偶尔的意思
还有一个意思:指什么都不知道。
狼藉典故
成语出处: 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15
1.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祝贺用语, 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2.问津:在汉代前期,新洲的老百姓在孔子山旁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石碑。传说春秋末年,孔子领着子路等北子,车马风尘,周游列国,在自陈蔡至楚郢的路上,自北而南,来到今天的旧街镇南1公里处,遇见一群小孩子聚在路中垒石为城,挡住了孔子的去路。孔子忙叫小孩子们把石城搬开。有个7岁的孩子,名叫项囊,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孔子听了,一时语塞,只好回车绕行,哪知车子绕弯过急,车轴扭断,车子卧倒在地。后来,孔子一行在附近村里请了木匠,修好了轴子,继续南行。约走4公里处,遇上一条山谷河流,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孔子一行踌躇岸上,忽见河的上游,有两人并立田间正在劳动。这两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一名长沮,一名桀溺。孔子便吩咐子路向这两问津。可是,长沮、桀溺两人都没有告诉津口,孔子一行只好在离问津的地方约半公里处的下游涉水渡河。由于河流很深,水盈车轴,车上的书籍全部被淹。孔子见状,长叹一声,急唤子路返车上岸,将书搬到北岸的一座平坦的山上去晒。孔子便坐在山间的一块石头上休息。后来,人们将圣贤经过的地方——命名。将孔子绕道坏车的地方叫回车埠,又叫桀溺畈;称孔子晒书的平地为晒书场;称孔子坐过的石头为坐石;在孔子涉水的河上修了一座桥,名孔叹桥;把那条长20多华里挡住孔子去路的河流,命为问津河,又名孔子河。 3.推敲: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4.点睛:古时候,有个画家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玩,他兴趣来了,就在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睛是龙的精髓,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晴,立刻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两条矫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 5.下榻:陈蕃当时任豫章太守,他以厚礼邀请徐稚到官府担任功曹的职务,徐稚知道不好婉拒,就亲自去拜见陈蕃然后辞去职务。陈蕃在郡府内不接待宾客,惟独为徐稚特别设置一榻,供徐稚来访时留宿,徐稚离开就悬起。 6.斗胆:春秋时,宋国的正卿(春秋时诸侯国最高的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孔子的弟子乐(yuè)喜(字子罕)为官清正廉洁。有一个宋人得到块宝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玉匠看了,他说能雕琢成璧(平圆形正中有孔的宝玉,是古代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佩饰的礼器),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斗胆献给大人。”子罕说:“我把不贪婪看作是宝,你把贵重的玉看作是宝,如果把玉给了我,咱们便都失去了宝。我看不如咱们各人保有各人的宝吧。”献玉的人一听子罕拒绝收玉,便叩头如捣蒜,连忙禀告:“我揣着这块玉,不敢走出乡里啊。要不,一准会有人弄死我。请大人收下这块玉吧,我也好保全小命。”子罕笑了笑,还是没答应他,而是把他安顿在自己的辖区先住下来,然后派玉匠为他雕琢。 宝玉终于雕成了璧,子罕又帮他卖了个好价钱。这个献玉的人富有了,子罕派人送他回到他自己的家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15
抱佛脚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来抱佛脚”。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替罪羊的故事来源
源自一个宗教典故。在*教的《圣经》(《旧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给燔祭。
在《新约》中又说,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十二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稣为赎罪羔羊。
“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不经常,偶尔的意思
还有一个意思:指什么都不知道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宋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狼藉典故
成语出处: 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8:17
“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不经常,偶尔的意思
还有一个意思:指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