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0 22: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0:42
鹦哥倒是很长时间没有露面,但是在书的后面她又出现了。第九十七回,在贾府紧锣密鼓地筹办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事时,林黛玉焚毁了自己精心保存的题诗的旧帕和诗稿,只求速死。紫鹃慌了,“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着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怕一时有什么缘故。”第一百回,林黛玉死了以后,紫鹃被贾宝玉要了过来,雪雁配了一个小厮,鹦哥等小丫头仍伏侍贾母。显然,紫鹃与鹦哥是两个人。补充:鹦哥是贾母给的,紫鹃也是贾母给的。这一点,书中有两处作了交代。一处是第五十七回,紫鹃为试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谎说黛玉要回苏州原籍,致使宝玉急痛攻心,得了痰迷之症。后来,紫鹃对宝玉讲了“试”他的缘由:“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鸳鸯、袭人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所以她希望黛玉能与宝玉成婚,这样她也可以不离开贾府,不离开自己的家。紫鹃还以“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这个话,劝黛玉早拿主意。黛玉故作嗔怒:“我明儿必回老太太,退你回去,我不敢要你了。”这就是说,紫鹃原本在贾母那里,和鸳鸯、袭人是一伙的。另一处是第九十七回,林黛玉在焚烧题诗的旧帕和诗稿之前,深情地对紫鹃说:“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虽是老太太派你伏侍我,这几年我拿你就当作我的亲妹妹——”这里说得很明确,紫鹃是贾母派来伏侍林黛玉的。补充:“鹦哥”到“紫鹃”第三回《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写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当时,她老家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尚且年幼的雪雁,一个是年老的奶娘王嫫嫫。书中写到:“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嫫嫫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的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嫫嫫,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唤的小丫鬟。”这些话说明林黛玉进荣国府后,身边的丫鬟除了老家带来的雪雁外,另外贾母又给了她一个叫鹦哥的人。只是,这位叫鹦哥的丫头,就是在第三回中露了一次面,此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场了。到了第八回,林黛玉到薛家探望薛宝钗,由于天太冷,雪雁给她送了个手炉来,说“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从雪雁的语气中可以得知,这个紫鹃必定是林黛玉身边的一个大丫头,因为她用了一个“使”字,看来此时,林黛玉的贴身丫鬟就已经是紫鹃了。在五十七回中,紫鹃自叙来历时说:“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袭人是宝玉的贴身丫鬟,但原本是贾母的人,是贾母给了宝玉的,鸳鸯更不用说,都知道她是贾母身边的“得力助手”。紫鹃说自己与他们二一伙,可见她原本也是老太太的人。而在作品中提到贾母给林黛玉的丫头只有鹦哥一人,所以很可能紫鹃就是鹦哥。不过,丫鬟的来历,本来就不需要都做交代,如果都一一评述她们的生平经历,那就显得喧宾夺主和笔致板拙了。所以或许后来林黛玉的丫鬟易人,这也是极其平常的事,在此笔者不敢妄下定论。紫鹃在红楼梦中应该是一位很重要的丫鬟了,第五十七回标题就是“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曹雪芹把“慧”在给了紫鹃,足以见他对紫鹃的态度与感情了。同曹雪芹一样,我也很喜欢紫鹃这个人物形象。尽管在《红楼梦》原书中并没有直接提及紫鹃到底是谁,但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存在太大的争议,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紫鹃就是林黛玉进贾府时的鹦哥。我也同意这种看法,原因主要有:一、紫鹃曾经说自己从小就是跟着老太太的,后来才跟了林黛玉,这正好和鹦哥的情况符合;二、在那时丫鬟换了主子后改名似乎也很正常,比如袭人原先是叫珍珠的。补充:我认为紫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忠心为主”,这体现在很多方面。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林黛玉正和贾宝玉和薛宝钗在一起,忽然下起雪来,紫鹃忙打发雪雁送了个手炉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雪雁是林黛玉从江南带来的,应该跟林黛玉从小生活在一起,却没有想到这一点;而紫鹃是后来跟着林黛玉的,却考虑得如此细致,令人惊叹,这当中固然有紫鹃比雪雁大几岁的缘故,但紫鹃对林黛玉的关心的细致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紫鹃对林黛玉的“忠心”不仅仅体现在这些小的细节上,最让我感叹地是她对黛玉的心病----“能否与宝玉结为同好”的了解与理解。当林黛玉因为这心病“为伊消得人憔悴”时,紫鹃想出了一条妙计----来试一试宝玉的真心。呆呆的宝玉一听说“林妹妹要回苏州”,立即吓得个半死,“呆呆的,一头热汗,满脸紫胀”,“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已死了大半个了”;林黛玉也气得不轻,对紫鹃说:“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这时的林黛玉怎么会知道紫鹃的良苦用心呢?当然,这一试的结果让紫鹃很满意,得出了“宝玉的心倒实”的结论。林黛玉也逐渐知晓了一些,“黛玉不时遣雪雁来探消息,这边事务尽知,自己心中暗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