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07: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8:06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因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杰出的散文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三岁时死了父亲,由堂嫂郑氏抚育长大。艰苦的环境,养成他刻苦好学的习惯,五六岁时即能日记数千言,成年后对六经、百家之学无不通晓。
三十四岁时,韩愈考中进士,踏上仕途。这时,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力量相互倾轧,斗争十分激烈。韩愈是个“发言直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的人,所以得不到重用。
后来,韩愈由四门博士升任监察御史。当时唐德宗李适(kuò扩)派宦官在长安大街小巷收购民间货物,叫做“宫市”。宦官采买,付价甚少,或竟不付价,肆意掠夺。韩愈直言敢谏,上疏力陈“宫市”之弊。
德宗一向刚愎自用,看了韩愈的奏章,非常恼怒,立即罢了韩愈的御史,将他贬为连州阳山(今广东阳山)令。
韩愈在阳山任职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唐宪宗元和初年,他一度升官,出任河南令和职方员外郎等职。
但好景不长。韩愈又因上疏议论华州刺史处理案件不公一事有所失误,被贬为国子博士。他自以为才高,却屡遭贬逐,心中十分愤懑,于是写了篇文章《进学解》,以发泄牢*和不满。文章中说:“国子博士(实是韩愈自喻)来到太学,勉励全体生员努力上进,不要荒废学业。因为现在执政都是选贤任能,公正无私;所以只怕自己没有真才实学,不怕没人赏识和提拔。”
“话还没有讲完,生员中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人站出来说:‘先生在骗人呢!我们跟了先生多年,深知先生学习刻苦、文才盖世、待人诚恳、坚持正义,但是先生为什么做事往往获罪或遭人责怪,常常弄得进退两难呢?’“听了生员的话,先生诙谐地说:‘我虽然动辄得咎,但还有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这不是很幸运吗?’”显然,韩愈写的是反话,曲折地抒发自己遭贬斥不得重用的牢*。文中“动辄得咎”一话,后来成为大家经常使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