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课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06:0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31
因人而已,因生而已。
你要了解你自己,更要了解你的学生。
现在网络发达,信息资源丰富,有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容易接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32
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把知识趣味化;把数学融于生活实践,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里进行学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32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大家一直所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因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以“生活化数学”替代“抽象化数学”提高教学质量
以往的数学课堂认为数学仅仅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所以在应用题方面的教学显得特别困难,而现今,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的确,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如果把“数学”和“生活”看作是两个互不相干的认识空间,学生便会失去兴趣,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联系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兴趣,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需求。例如:在教学“工人叔叔把350个杯子,7盒放一个纸箱,每5个放一盒,需要多少个纸箱?”学生很容易列式为350÷7÷5,而没有发现这样的错误,于是我跟学生说:“假如你现在就是工厂里面的主管,要你分配任务装好这些杯子,该先怎么装呢?”学生想了想,都说先把5个5个装一盒,最后再7盒放一个纸箱,通过这样让学生扮演角色亲临工厂,深入生活,使学生明白虽然最后的答案都正确,但是350÷7÷5这样的程序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从而不采用这种方式的做法。
二、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
“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单,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在注重课后复习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三、通过游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游戏中,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心智得到锻炼,思维得到拓展,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执教二年级《抛硬币--可能性》一课时。学生对抽象的概率知识很难理解,于是,教学中我设计了二个小游戏。游戏一:在写有“白球,黄球”标签的方盒中放入五个白球、五个黄球让学生边猜边摸:为什么有的同学摸的黄球,有的同学摸的白球?学生在摸的过程中探索出:盒子里装有白球和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游戏二:在盒中放入10个黄球,让学生边猜边摸:为什么大家摸出的都是黄球?学生猜测推想得出结论:盒子里全是黄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在游戏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手、眼、脑一齐参与活动,从而很好地理解了“可能性”这一初步的概率知识。由此可见,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质量,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知识一般都是他人生命实践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外在于自己的符号化知识和显性化经验,更要让学生用特殊的方式认识和体验人类创造知识的生动过程,使学生与生产知识的人和历史进行对话,从而把他人生命实践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生命实践的体验,把他人生命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通过自己的感悟和践行,转化为自己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能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实现知识对学生而言的由“外”向“内”的真正转化。以“圆的初步认识”为例,来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是:第一环节,感悟画圆原理,形成圆的核心概念(如:在不同情境中画圆,感悟事实,积累体验)。第二环节,运用画圆原理,创造画圆的工具(如:图钉,绳子等)。第三环节,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认识圆的基本性质等。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我深知非一日之功。因此,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还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并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学有所获!同时也让自己每一天、每一分钟都体验和享受课堂教学带来的成功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