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V液晶面板 IPS液晶面板哪个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13:4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8 12:43
我们目前市面上较常见的液晶显示器面板基本上采用了以下几种类型:TN、PVA、IPS、MVA、S--IPS、P--MVA和LPL,其中有些是基本类型的改进衍生型,就其基本类型来说,对于不同的用户需求,大致可以作出如下的选择:
回首CRT时代,可供我们选择的显像管不外乎是荫罩管和荫栅管两种,即使再细分也不过是索尼的“特丽珑”、三菱的“钻石珑”、三星的“ 丹娜”、LG的“未 来窗”等为数不多的显像管。通过了解显像管技术的原理并结合亲身体验,大多数人对各种显像管的特性都有了自己的主观见解。
然而在LCD方面,虽然液晶显示器已经开始普及,但在之前的各种液晶产品中大多数都是TN模式和一些性能并不突出的早期宽视角技术产品,直至近年由于液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曾经因为环保健康的要求而选择液晶产品的消费者多数无法忍受早期液晶产品在某些瓶颈性能上远远落后于传统的CRT,因此越来越多体验过 CRT和LCD的消费者在下一台显示器到底该选择前者还是后者的问题上更加理性。各大液晶生产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加强液晶的性能优势适时开始推广各自的以广视角为主要诉求的新一代液晶技术。面对百花争艳的各种采用新技术的液晶产品,如何才能从中找到你心目中的“特丽珑”或者是“钻石珑”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各种新技术的优劣。
TN+Film模式的广视角产品由于成本低廉,可沿用以往的生产线,因此仍然会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即便以后各种新型宽视角技术成熟后,TN依然可能会象 今天的荫罩管一样稳居低端市场。不过也不要小看这种发展多年的传统模式液晶,由于它技术相对成熟所以只要采用精度更高的驱动IC和一些简单的优化技术, TN+Film模式的广视角产品在响应时间和最大颜色还原数上较其他新型广视角技术仍有明显优势――毕竟一直以来,真正量产的液晶显示器产品中最快响应时 间记录都是由TN模式产品创造的。当然,就目前的产品而言,采用各种优化技术的TN液晶显示器价格也不低。
目前大多数的液晶生产厂商均有TN模式液晶产品,只需贴上以**富士写真为主要供货商的视角扩展膜就可获得更广的视角。
如果你更在意液晶显示器的“坏点”,那么在挑选TN模式产品时就得格外小心,因为TN模式是最易产生“亮点”的。虽然目前的像素修正技术已经可以把“亮点”改成“灰点”,但无论如何,谁都不会希望在自己的液晶显示器屏幕上看到恼人的“坏点”。
判别液晶显示器是否TN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贴近显示器,从下往上或者从上往下观察屏幕。如果看到原来画面亮的地方明显变暗,而原来暗的地方反而更亮了 (即原来白底黑字的地方变成了灰底亮字),就可以肯定这是一台TN模式的产品了,因为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的灰阶逆转现象是TN模式最大的特性,即使贴了视角 扩展膜也无法完全消除。
当年荫罩管CRT显示器产品由于电子透过率无法得到进一步突破而导致性能止步不前,Sony*性地推出了不再采用荫罩来分色的荫栅型显像管――“特丽 珑”和之后三菱的“钻石珑”,让CRT发展迎来一个新的巅峰。如今面对TN模式视角狭窄的情况,富士通和日立也各自推出与TN模式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完全 不同的VA和IPS技术。
VA广视角模式阵营强大,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其开山鼻祖富士通近年跟台湾厂商合作,为VA的进一步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台湾友达光电(AUO) 发展的是基于富士通2000提出的Premium MVA技术改良,而奇美(CMO)则生产富士通1996年提出的Super MVA 改良产品。
目前MVA产品应用广泛,它可以显示很好的“黑色”,在显示画面时的暗部细节也表现良好。最大的遗憾就是它随观看角度的增大会出现颜色变淡的现象,这也是判定MVA模式的重要特性。如果你坐姿固定,不需要很多人同时观看屏幕的话,MVA模式的液晶会比较合适。
富士通和友达、奇美生产的高端Panel都会有MVA产品,选用MVA模式Panel的厂商非常多,几大日系高端品牌均有相关产品,明基BenQ和优派(ViewSonic)的大屏也有部分采用MVA技术。
至于三星主推的PVA模式广视角技术,由于其强大的产能和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被欧美IT厂商广泛采用。而CPA则由“液晶之父”――夏普主推,这里需要 注意的是夏普一向所宣扬的ASV(Advance Super View也有称Axial Symmetric View)其实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广视角技术,它把所采用过TN+Film、VA、CPA广视角技术的产品统称为ASV。其实只有CPA模式才是夏普自 己创导的广视角技术,该模式的产品与MVA和PVA基本相当。也就是说,夏普品牌的液晶显示器未必就是采用夏普自己生产的CPA模式液晶面板,它有可能采 用台湾厂家的VA或者其他 Panel。
而IPS阵营中,由于有LG.Philips LCD这种全球LCD产能数一数二的厂商支持,所以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小。由于性能突出,不少日韩高端品牌的部分高端产品都采用这种技术。IPS这种横向 控制模式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宽视角解决方案,基本上画面不会随视角的变化而出现明显失真;不过它所还原的黑色要比MVA稍差,因此需要依靠光学膜的补偿来实 现更好的黑色;在画面细节表现上IPS也要略逊于MVA,所以IPS模式的液晶产品更适合于普通液晶电视和公共展示场合。
IPS模式的液晶显示器由于液晶分子长轴始终平行于屏幕,所以即使受到外力压迫其长轴方向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依靠这个特性,我们可以很好地判定一台显示器 是否采用IPS模式的面板,比如用手指尖端稍稍用力压迫屏幕,如果是TN模式和VA模式的液晶显示器,屏幕上受力会出现明显的失真波纹,而 IPS模式的液 晶显示器相对来说这种现象要轻微很多。另外,IPS模式的液晶显示器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在斜45°角上观察的话会看到有类似TN模式那样的灰阶逆转现象,虽然这对日常使用影响不大,不过也可以作为判别IPS的标志。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国京东方(BOE,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LCD部门后成立的 BOE- Hydis所主推的FFS技术。它属于IPS阵营,但它几乎改善了IPS的所有致命缺陷。从它所公布的Panel产品资料来看,各项参数确实达到一个前所 未有的高度,譬如最大可视角度已经达到180°。由于它相比IPS有着更高的透光率,所以在实现同等亮度的条件下,它所需要的背光灯会更少,在目前大屏幕 液晶显示器和LCD TV由于功耗大幅度上升有违液晶当初所宣扬的节能环保特性的尴尬局面下,就凭这点就有理由让FFS在未来赢得更多关注。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性能 出色的FFS一直未能有更大的产量和应用面。
判别FFS产品非常方便,目前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产品,只要在可视角度上标注为180°或者178°,几乎都是采用FFS技术,另外在耗能上它也会相比其他IPS技术要小一些,可惜的是,这项技术在市场推广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市场上看到采用FFS技术液晶显示器的机会可谓微乎其微。
至于由**松下主推的OCB技术,严格来说它应该更象一个响应时间的解决方案。目前各厂商实验室或者试产的产品中最佳响应时间均由OCB所创造,就发展趋 势来看,采用OCB模式液晶产品在近期要突破1ms的响应时间进军微秒级也并非天方夜谭。在这里要提醒一下那些信奉“唯响应时间论” 的游戏玩家和动态视频玩家们,由于显示原理所限,液晶显示器要在动态画面还原方面赶上主动发光显示器件(如CRT,PDP),只靠简单地改善响应时间效果 并不太好。在响应时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采用黑屏插入会更有效地改善液晶显示器在还原动态画面时出现粘滞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见由于采用黑 屏插入而导致画面闪烁但动态还原效果接近CRT的液晶显示器。
采用OCB技术的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较难见到,不过由于它出色的响应时间表现,从技术层面看来也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8 12:43
IPS要好些,不过要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