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21: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25
病毒——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名词。它总是与疾病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骇人听闻的病症都是它在捣乱。
那么,让人“谈毒色变”的病毒就那么罪大恶极吗?
其实,绝大多数病毒都能与我们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有些甚至就是为我们做贡献的好朋友!
我们曾经把人体内的病毒都看作是致病的“瘟神”。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在人体内的所有病毒中,致病的是“少数派”。而且,它们大多只在人体感染的这段极短的时间内存在——患者被治愈或死亡后,就“死于非命”或“另走他乡”了。
那些长时间呆在人体内的病毒。大多数不会危害人体,也不会引起症状。不但如此,它们有时还会对宿主产生一些有益的作用。例如,一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在进化过程中,就和哺乳动物的细胞“亲密无间”,并成为高级哺乳动物DNA的组成部分。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人和脊椎动物直接从病毒那里获得了100多种基因——病毒侵入到这些生物体细胞内的结果。人体内复制DNA的酶系统,就有病毒的功劳。
我们知道,生物体都是“排他系统”。但是,母亲体内的免疫系统,为什么不排斥从受精卵开始就生长在子宫内的胎儿呢?人们对此提出的假说之一,就是有某种制约因素在起作用。后来,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了ERV能够通过调节胎盘的功能,来阻止母亲的免疫系统排斥胎儿,保证胎盘的形成。因此,科学家们说,ERV是母亲的小帮手——没有它们,就没有人类和高级哺乳动物的今天。
你看,病毒有了第一个贡献——促进了生物的进化。
病毒的第二个贡献是,制止了疾病的肆虐。
例如,一些对人体无害的病毒能帮助消除有害的病毒。2004年,美国科学家用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感冒病毒治疗老鼠的脑部肿瘤,取得良好疗效。这种引发普通感冒的腺病毒,能够侵入并杀死60%的实验老鼠脑中的肿瘤细胞,但并不影响老鼠体内其他健康细胞的正常功能。它能使患恶性脑肿瘤的老鼠多活120多天。主持实验的科学家说,这一疗法为那些不宜接受手术的脑肿瘤患者提供了希望。
病毒的第三个贡献是,维持生态平衡。
病毒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定“试探”了各种各样的宿主。如果对方的“抵抗力”太弱,它就会“命丧黄泉”;只有和它“旗鼓相当”的宿主,才能相互“共存共荣”。就在这漫长而又不断“磨合”的过程中,物种之间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同步”进化关系,生态系统也就达到平衡。
但是,这个平衡是动态的。当一个物种面对陌生病毒的时候,因为没有“练就”抵抗的本领,就无法控制“入侵者”的大量繁衍,病毒种群就会大爆发而酿成疾病灾难。此外,病毒自身也会变异和出现返祖现象,从而导致宿主原有的抵抗本领减弱或消失。事实上,自然界中的很多疾病灾难,都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