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1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9:17
2月下旬以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已经发现3颗新的近地小行星!其中有两颗已与地球“擦肩而过”,还有一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将于今年5月初飞掠地球。为何近期接连发现新的小行星?
先认识一下这三位“天外来客”:2020 DM4,2月26日发现,直径近160米,预计今年5月初飞掠地球,届时离地球最近距离约为735万千米;2020 FD2,3月17日发现,直径约为26米,已于3月15日飞掠地球,当时离地球距离约为32.8万千米;2020 FL2,3月19日发现,直径约为20米,已于3月23日飞掠地球,当时离地球距离约为14.4万千米,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尺寸最小、与地球轨道距离最近的一颗小行星。
为何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发现三颗新的小行星?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斌解释说,地球周围充斥着各种可能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小天体,但是由于观测条件和观测能力的*,人类并不能完全发现它们。近期接连发现三颗小行星,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夜间观测条件和高效的数据处理手段。“它们只是无数个小行星的代表,发现这些‘不速之客’,监测它们,并进行预警,是我们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3月2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经过近两年观测研究,天文学家通过俗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武仙座球状星团(M13)中发现一个脉冲双星系统,并通过脉冲星计时观测证认该双星系统由一颗脉冲星与一颗白矮星组成。这是FAST发现的第一个脉冲双星系统,也是FAST首次发布脉冲星计时观测研究结果。
近阶段,我国对于近地天体监测预警能力急需提高,而建设口径更大的巡天望远镜才是当务之急。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监测小行星的手段还包括红外观测、雷达测量和空间探测等,这些也将是这一学科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国观测水平日益提高,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加深,2018年2月,我国作为正式成员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紫金山天文台作为我国该领域的最重要力量,一直在致力于我国自主的近地天体监测预警观测网建设。此次2020 DM4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已经在运行的一个小型监测预警网,通过“东部望远镜先行发现,西部望远镜后随认证”的综合观测模式实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9:17
因为刚好在2000年之后开始深层次的宇宙探索,在人类科技来说,从一开始的探索缓慢到现在持续前进,是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探索,刚好在2020年是这些努力展现的结果,所以在2020年会接连发现新的行星。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9:18
因为我们的科技力量更强了,探索外星球的能力也增加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9:19
科学家比较刚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