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0: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0 06:55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1 品种名称:锦玉青贮28 选育单位:锦州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J4019为单交种(G108×G172);父本J2451,来源于联87×锦5-9。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期116天左右,比对照农大108晚5天,需有效积温28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纹枯病。田间抗性较好。经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两年品质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1.64%~53.5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1.07%~24.41%,粗蛋白含量8.60%~9.75%。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东华北组),两年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83.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4.8%。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平原地区、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2 品种名称:金甜688 选育单位: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MU11-13,来源于南斯拉夫超甜玉米自交系ZP103×甜玉米杂交种1835;父本H9122-5,来源于CTB2(sh2)。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4天,比对照绿色先锋晚1.4天;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6天,与对照绿色超人相当。需有效积温2400℃左右。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3厘米左右,穗位高88~96.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2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百粒重(鲜籽粒)31.5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瘤黑粉病,高感玉米螟;经四川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经黄淮海和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均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两年品质测定,还原糖含量9.14%~9.73%,水溶性糖含量19.75%~17.54%,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80.9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4.9%;2005~2006年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948.59公斤,比对照绿色超人增产10.33%。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000~32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陕西、安徽北部夏玉米区和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贵州作鲜食甜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3 品种名称:粤甜11号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1022,来源于超甜玉米102;父本C4,来源于美国超甜玉米×泰国热带血缘普通玉米。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2.9天,比对照粤甜3号晚熟1.2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98厘米,穗位高68.9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2.4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百粒重(鲜籽粒)38.63克。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纹枯病,感大斑病和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水溶糖含量19.42%~20.09%,还原糖含量7.51%~13.9%,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944.3公斤,比对照粤甜3号增产17.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200~3400株。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福建作鲜食甜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4 品种名称:金糯628 选育单位: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H9120-w,引自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父本M28-T,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公司选育。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92天,比对照垦粘1号晚6天,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2.5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2.3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颖壳绿色。株型松散,株高230~260厘米,穗位高88~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7~19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34~35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和矮花叶病,感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瘤黑粉病,高感玉米螟。经东华北和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均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100%,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32%~100.0%,均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1013.9公斤,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10.8%;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80.8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7.4%。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中南部、辽宁中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新疆石河子春播区和山东、河南、陕西关中、安徽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丝黑穗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5 品种名称:周糯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ZN214,来源于(西星糯玉1号×苏玉糯1号)×西星糯玉1号;父本ZN11,来源于郑白糯1号变异株。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4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熟1天,需有效积温2200℃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红色,花药*,颖壳青色。株型紧凑,株高234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鲜籽粒)29.5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矮花叶病,感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瘤黑粉病,高感茎腐病和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72%~100.0%,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21.5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33.7%。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陕西关中、安徽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6 品种名称:郑黄糯2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郑黄糯03,来源于郑白糯01×郑58;父本郑黄糯04,来源于(紫香玉×昌7-2)×昌7-2。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7.2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熟0.7天。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粉红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46.5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红色,果穗圆锥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百粒重(鲜籽粒)32.3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大斑病和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品质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98%~99.99%,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42.7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37.0%。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600~3800株,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陕西关中、安徽北部夏播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