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8 10: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57
纳兰词中,最动人的当然首推跟爱情有关的部分。稍加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爱情的整个过程、各种角度、不同人物、喜怒哀乐都有所描写,而且往往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因而脍炙人口。 所有美好的爱情故事,都开始于淑女与君子的邂逅。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浣溪沙]) 真是: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怀春的少女,一旦看见一个能够拨动她心弦的男子,就只知道羞涩。这显然是一位性格比较内向的少女。一首[如梦令]词描写了一次这样的邂逅,“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大概是晚春时节,这位情窦初开的女子猝然看见一个男子,一见倾心,从此日思夜想。这个女子就比较大胆些。这是从女性角度来描写爱情发生的初期阶段情形,实际上,换成男性角度也是一样的。邂逅之下暗许芳心,是甜蜜的,也是烦恼的。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减字木兰花]) 初尝爱情滋味的男女最难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因为,“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语)。“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瞢腾。只嫌今夜月偏明。”([浣溪沙])少女心事最怕羞,夜色原本可以掩盖一下难为情,可是,偏偏今晚的月光如此皎洁。少女有多害羞,就说明她有多动情。 恋爱中的女子无不多情美丽,纳兰笔下的少女形象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性情羞涩、忧郁,有点俏皮,身体偏瘦,纤腰,化淡妆,衣裳单薄,常常在花园回廊等室外活动。不妨说,纳兰喜欢的女性是可爱淘气的丫环类型,而不是端庄大方的小姐类型。 纳兰的侍卫身份决定了他要常常跟着皇帝到各地巡查,因此离别对于他就如同家常便饭,他有太多的时间体会与心上人离别的滋味。“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离别时节”。人生苦短,离别频繁,以至于他都说出“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这样近乎出家人说的话([念奴娇])。心情好的时候,当然也可以想象一下重逢之时,两人相依相偎,叙述离别时的种种见闻,种种思念,离别仿佛也成了他们多情的见证。 关于纳兰的爱情遭遇有两个故事。一个说他爱过甚至有过婚姻之约的一位“绝色”女子后来被选入宫,相爱顿成陌路,给纳兰留下无尽愁绪;还有一个说他爱过一位叫沈宛的江南才女,后来不知何故二人分手,也给多愁善感的纳兰公子留下了关于失恋的深刻记忆。自然,所有这些都没有可靠的文献证据,不能排除有演绎的成分。但是,撇开这些故事的可靠性不说,单是看纳兰词,的确有类似的情节。请看下边两首: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减字木兰花])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临江仙]) 前一首词使用了两个典故,“自惜寻春来较晚”用了唐代风流才子杜牧的故事,“定与韩凭共一枝”用了南朝韩凭夫妇死后化作梓树根枝相连的故事。这首词似乎隐含了这样的故事:男子因为某事耽误了跟自己绝色恋人的结合,这恋人被比自己更有权势的人夺去。男子只好寄希望于死后再相会。论故事情节,的确有点像纳兰一个恋人被选入宫了。纳兰词中有深切同情宫女的作品,似乎可以作为佐证。后一首词,则简直可以看作是纳兰在跟已经入宫的前恋人在偷偷幽会。 纳兰词也有描写两人分手的,请看下边两首词: 人生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古人心,却道故人心事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拟古决绝柬友》) 倦收缃帙,悄垂罗幕,盼煞一灯红小;便容生受博山香,销折得狂名多少!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不成寒漏也相催?索性尽荒鸡唱了!([鹊桥仙]) 这两首词连在一起,似乎是讲述一个责任不甚清楚的恋人分手事件。两个人在互相推诿,互相指责。纳兰性德作这两首词的目的好像都有为自己辩白的意思。 下面这首词,如果本事源于词人自己真实生活的话,那么,也暗示纳兰是有过曲折的恋爱经历的: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虞美人]) 如此说来,纳兰曾经辜负过一位江南女子的感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多情从来是一柄双刃剑,只要他天良未泯,伤害他人的时候,也一定已经伤害了自己。读纳兰词,被他细腻、真挚、缠绵的感情感染、感动、震撼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急于认定他是一个完美的爱人,他毕竟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而且他本人也有着炙手可热的职位。 从词里看,纳兰性德一生最爱的是他的原配妻子卢氏。卢氏死后,纳兰有这样一些话:“知己一人谁是?已矣!”“鸾胶再续琵琶,问可及萼绿花?”“便帐中重见,哪似伊家?”“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十一年前梦一场”。那么,这位在大才子纳兰性德心里独一无二至死不忘的卢氏,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呢?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大致有如下一些情况:身材性情可能如上文指出的,她虽然出生于官宦之家,单是性情羞涩、忧郁,有点俏皮,身体偏瘦,纤腰。当是一位活泼可爱如小丫头的女子,不属于端庄严肃的大小姐派头。有文献说卢氏“生而婉娈”,应该是可信的。有人根据纳兰喜欢将卢氏比作谢安的侄女谢道韫,认为卢氏也是一位才女。依我看,像谢道韫那样的才女未必,纳兰在[沁园春]《瞬息浮生》的小序里明白地说了,“妇素未工诗”。可以肯定,她是一位识文断字的女子。纳兰在悼亡词中曾经用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赌书泼茶故事描写他们的生活片断。“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大约是康熙十二年跟纳兰成婚,死于康熙十六年三四月的一个“葬花天气”。纳兰所说的“几年恩爱”([沁园春]《瞬息浮生》),应该是三四年。这三四年里,卢氏给多愁善感的纳兰公子多少快乐、多少慰藉,有许多可以从他的伤逝悼亡词里得到印证